摘要: 骨盆损伤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发生机制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现象为骨折,伴随剧痛。其诊断范畴主要包括损伤机制、骨折类型、稳定程度、影像评估、合并损伤等一系列内容。运动伤害等X线检查是诊断骨盆骨折的重要依据。[阅读全文:]
摘要: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为少见的遗传性疾病,有两种临床类型,即Ⅰ型和Ⅱ型高草酸尿症,均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为肝脏过氧化丙氨酸-乙醛酸盐氨基转移酶缺乏,导致草酸产生过多。正常人尿草酸盐最大排出量每天约40—5[阅读全文:]
摘要: 正常人血浆渗量为280-310mOsm/kg·H20,正常人的尿渗量/血浆渗量比值为(3-4.5):1,这个指标同样用于评价肾脏的浓缩稀释功能。尿渗量在300mOsm/kg·H20时称为等渗尿,高于血浆[阅读全文:]
摘要: 管型尿是尿液中的蛋白质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形成的一种圆柱状结构物,管型的形成必需有蛋白尿,其形成基质物为T-H糖蛋白。在病理情况下,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由肾小球进入肾小管,在肾远[阅读全文:]
摘要: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临床非常多见,常提示淋巴结周围的组织器官出现了病变,即腹股沟周围的生殖系统、腹腔各器官病变,也包括全身性疾病。1.慢性淋巴结炎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阅读全文:]
摘要: 尿路感染可出现反复不愈的感染。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极少数可由真菌、原虫、病毒)直接侵袭所引起。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肾盂肾炎又分为急性[阅读全文:]
摘要: 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尿路系统存在解剖或功能异常(如梗阻、结石等)或有肾外伴发病(如糖尿病、滥用含有非那西汀止痛药、镰形细胞病等)时,反复或持续发作的尿路感染而致肾功能严重损害者。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单一[阅读全文:]
摘要: 很多人对腹股沟疼痛不以为意,特别是轻微的疼痛,但事实上,一般无特殊不适,仅偶尔伴局部胀痛和牵涉痛。随着疾病的发展,肿块可逐渐增大,自腹股沟下降至阴囊内或大阴唇,行走不便和影响劳动。腹股沟疼痛是很多疾病的[阅读全文:]
摘要: 二羧基氨基酸尿症属于肾性氨基酸尿的一种临床症状,是由于肾小管和小肠对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转运障碍所致。肾性氨基酸尿(renalAminoaciduria)是一组以近端肾小管对氨基酸转运障碍为主以致尿中排出[阅读全文:]
摘要: 双碱基氨基酸尿症是该编码转运蛋白基因突变的结果,均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属于肾性氨基酸尿的一种临床症状,肾性氨基酸尿(renalAminoaciduria)是一组以近端肾小管对氨基酸转运障碍为主以致尿中排[阅读全文:]
摘要: 尿床是指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故又称遗尿。多为3一12岁小孩之疾病。发病原因分功能性、器质性。前者与遗传有关,好发于神经质小孩;后者属于某些疾病的一种症状。先天性大脑发育不全或后天各种因素所致的大脑功[阅读全文:]
摘要: 当测定24h尿枸橼酸排泄量小于320mg时称为低枸橼酸尿。因微生物能分解尿枸橼酸,因此待测尿标本不能久放,以免使测定结果偏低。低枸橼酸尿在含钙肾结石形成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尿石症患者中低枸橼酸尿的发[阅读全文:]
摘要: 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 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