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肾后性肾衰的主要原因是尿路梗阻和尿液返流等。急性肾衰(ARF)可分为肾前性、肾后性和肾性。肾脏本身的疾病和损伤,称肾性肾衰。肾前性肾衰常常由于心力衰竭或其他原因引起血压下降、肾灌注不足引起的。肾后性肾衰[阅读全文:]
摘要: 输尿管为一细长而有肌肉粘膜构成的管形器官,位于腹膜后间隙,周围的保护良好并有相当的活动范围。肌肉突然做不随意挛缩,俗称抽筋,会令患者突感剧痛,肌肉动作不协调。患者自行拉直患处的肌肉,通常可减轻痉挛程度。[阅读全文:]
摘要: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变累及肾髓质时,可出现浓缩功能障碍,表现为尿量增多。肾性的:如肾小球疾病、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时,首先出现夜尿增多,继之发展为肾性多尿,甚或肾性尿崩症[阅读全文:]
摘要: 肾区压痛和叩痛是肾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之一。肾病综合征病人由于血液是高凝状态的故可发生血栓形成其临床表现也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RVT可没有特别的临床表现亦可有某些临床症状如发热(17%)、急性腰痛(10%[阅读全文:]
摘要: 人体各种组织退行性变,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1、腰椎间盘膨出:即纤维环没有完全破裂, 髓核从破损处凸出压迫神经根; 2、腰椎间盘突出:纤维环破裂, 髓核从破裂处挤出 ,压迫神[阅读全文:]
摘要: 肾脏破裂是指在损伤情况下或者非损伤情况下发生的肾脏破裂,包括肾脏实质、肾盂和肾血管的破裂,常继发于病理肾,临床比较少见。肾脏深藏于肾窝,受到周围结构较好的保护:在肾的后面有肋骨、脊椎和背部的长肌肉,前面[阅读全文:]
摘要: 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成人为125ml/min左右。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每分钟肾血浆流量约660ml,故滤过分数为125/660×100%≈1[阅读全文:]
摘要: 肾栓塞是一种发生在肾脏的疾病。肾动脉栓塞的栓子90%来源于心脏,血管阻塞的原因可能是来自远方的栓塞,如心房颤震合并有左心房小血块,感染性心内膜炎造成细菌性血栓等。它也可导因于原位性的血管疾病,如动脉粥状[阅读全文:]
摘要: 双侧肾内痛是成人多囊肾的临床表现之一,成人多囊肾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几乎都是双侧性的(占总病例数的95%)。尽管文献中曾报道过婴儿患成人多囊肾,但此病发生在婴儿不同于成人。婴儿型多囊肾是常染色[阅读全文:]
摘要: 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急肾衰最常见的类型,约占75%~80%。它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肾缺血及/或肾毒性损害导致肾功能急骤、进行性减退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所致的进行性氮质血[阅读全文:]
摘要: 青少年型特发性脊柱侧凸相对较常见,10~16岁年龄组的青少年大约有2%~4%的发病率,多数侧弯的度数较小。在20°左右的脊柱侧凸患者中,男女比例基本相等;而在大于20°的脊柱侧凸人群中,女∶男超过5∶1[阅读全文:]
摘要: renal calcification病因 因血钙升高,钙盐沉积在肾实质内,引起肾功能障碍。病症现象:钙化时可在 尿路平片上显示斑点状钙化或全肾钙化阴影。肾钙化有尿路造影上的表现为早期肾盏边缘呈鼠咬状。[阅读全文:]
摘要: 皮质醇增多症又称柯兴综合征,是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的糖皮质激素所致的疾病。根据病因不同,分为柯兴病(垂体分泌ACTH过多),柯兴综合征(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过多)和异位ACTH综合征(垂体以外癌瘤产生AC[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