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可以引致肺炎。葡萄球菌有31种,有一半可以寄居于人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SE都是最常寄居于人体和最易引起疾病的菌种。根据细菌对甲氧苯青[阅读全文:]
摘要: 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可引起肺部炎症,往往发生在长期住院或机体抵抗力降低患者,病情较重。本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治疗较困难,病死率较高。不动杆菌肺炎起病急骤,寒战、高[阅读全文:]
摘要: 布氏菌肺炎(pneumonia due to brucella species)是由布氏菌属(Brucella)细菌所引起的肺部急性或慢性感染,属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东北、[阅读全文:]
摘要: 早期复极综合征又称“提早复极综合征”,是心电复极异常的一种,为生理性心电图变异,多数情况下早期复极综合征为良性临床过程,但由于其心电图改变的机制与病理性Brugadar综合征、特发性心室颤动及急性心肌缺[阅读全文:]
摘要: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automatic atrial tachycardia,AAT)是指心房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强度中度增高触发机制所引起的房性心动过速。大多数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因自律[阅读全文:]
摘要: 左房心律是1963年Mirowski首先提出的一种规律的、心率正常,异位节律点位于左心房的心律。是一种临床较少见的心律失常。左房心律(leftatrialrhythms,LAR)是1963年Mirows[阅读全文:]
摘要: 肿瘤性心包炎是恶性肿瘤心包转移或原发性心包肿瘤,由间皮瘤所引起。报道肺癌、乳腺癌、白血病、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占绝大多数。肿瘤性心包炎(neoplasticpericarditis)是恶性肿瘤心包转[阅读全文:]
摘要: 各种真菌病,如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虫病、放线菌病和诺卡菌病等均可累及心包,虽然真菌性心包炎极少;但对真菌有易感性病人,尤其是淋巴瘤、白血病患者和其他全身性疾病正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者,若出现心包炎征象应考[阅读全文:]
摘要: 左束支传导阻滞简称左束支阻滞,是指各种原因致左束支传导发生延迟或阻滞, 激动由右心室经室间隔传入左心室, 导致左心室激动明显延迟,包括左束支主干部阻滞及左前分支与左后分支双阻滞。其发病率与年龄相关, 年[阅读全文:]
摘要: 左束支中隔支传导阻滞(left medial fascicular block,LMFB)简称中隔支阻滞,又称左间隔分支阻滞,简称间隔支阻滞、左中隔分支阻滞等,也称前向性传导延缓。左束支中隔支阻滞本身不[阅读全文:]
摘要: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又称左后半阻滞。左后分支阻滞本身无明显症状,如其合并右束支阻滞,则会出现晕厥、抽搐等。左后分支阻滞常见的病因有冠心病,在心肌梗死时的发生率为1%左右,因为需多支血管堵塞导致前壁合并下壁及[阅读全文:]
摘要: 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C)是主要影响右室的遗传性心肌病,于70年代末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心血管中心首次发现并报道,发病率在1/2000~1/5000之间,约1/3至1/2有家族史。男女均可发病,男性和[阅读全文:]
摘要: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eftanteriorhemiblock,LAH)又称左前半阻滞。左前分支阻滞男、女发病比约为4∶1,男性较多见。发病年龄为15-88岁,男性发病年龄平均为61.41岁,女性为59.[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