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艾实,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évl.et Vant.的果实。分布广,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几遍及全国。果实入药,性温味苦、辛,具有明目,壮阳,助水藏,利腰、膝及暖子宫之功[阅读全文:]
摘要: 艾片,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艾纳香Blumea balsami era(L.)DC.的新鲜叶经提取加工制成的结晶。分布于华南及福建、台湾、贵州、云南等地。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热病神昏、痉厥,[阅读全文:]
摘要: 艾纳香为菊科艾纳香属Blumea balsamifera DC,苗药名档窝凯Diangd vob bvid植物,药用为枝叶、嫩枝根、别名:大风艾、冰片艾、家风艾、大毛药、大艾等。具有通诸窍散郁火,消肿止[阅读全文:]
摘要: 艾纳香根,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L.)DC.的根。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等地。根入药,性温味辛,具有祛风活血,利水消肿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食[阅读全文:]
摘要: 艾虎脑,中药名。为食肉目、鼬科、鼬属动物艾鼬的脑髓。分布于东北、华北、甘肃、新疆、四川、西藏等地。脑髓入药,性微寒味甘、咸,具有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食物中毒,药物中毒。艾鼬,体形象黄鼬,身长30-45cm[阅读全文:]
摘要: 又名瓜子藤、瓜子英、山红木、过山香、春根藤、过骨边等,是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链珠藤披散或藤状、秃净灌木。可入药,祛风利湿,活血通络功效介绍: 《福建民间草药》异名:念珠藤(《广州植物志》), 瓜[阅读全文:]
摘要: 艾麻草,中药名。为荨麻科艾麻草属植物艾麻草Laportea sinensis C.H.Wright 的块根。分布于长江中、下游诸省,北达陕西和河南等地。性温味辛,具有祛风,除湿,调经之功效。常用于风湿关[阅读全文:]
摘要: 阿尔太多榔菊 多年生草本,全体有长柔毛。茎单一,高10~20厘米。叶互生,基生叶倒披针形,长3~5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茎生叶披针形。菊科阿尔太多榔菊Doronicum altaicum Pallas[阅读全文:]
摘要: 阿尔泰扭藿香,多年生草本,叶边缘具齿或齿裂;苞叶大多数较小。聚伞花序腋生;苞片小,线状披针形或线形,稀有披针形。花萼管状或管状钟形,直立或近弯曲,筒的顶部整齐或斜形,具5齿,齿近相等或呈二唇形,具15脉[阅读全文:]
摘要: 阿尔泰瑞香,中药名。为瑞香科瑞香属植物阿尔泰瑞香Daphne altaica Pall.的根及全株。分布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以北等地。性温味辛,具有疏风散寒,祛痰止咳,行气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痰[阅读全文:]
摘要: 阿尔泰紫菀阿尔泰紫菀多年生草本。有横走或垂直的根。茎直立,高20-60cm,稀达100cm,有分枝,被腺点和毛。叶互生;下部叶条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近匙形,长2.5-6cm,稀达10cm,宽0.[阅读全文:]
摘要: 开心果(学名:Pistacia vera L.),别名阿月浑子,漆树科黄连木属多年生植物。小乔木,高5-7米,小枝粗壮,圆柱形,具条纹和小皮孔,被微柔毛或近无毛,幼枝常被毛。能适应严酷的生长条件,具有耐[阅读全文:]
摘要: 多年生草本或为半灌木状。主根细长或稍粗,植株有浓烈的香气;根状茎稍粗短,有 少数营养枝。瘦果长椭圆状倒卵形,稍扁,上端略平。花果期7—10月。 产黑龙江(西部)及内蒙古(东部);生于低海拔地区的河湖岸边[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