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多年生草本,全体无毛。 根茎暗褐色,有多数须根。 羽状复叶;基生叶3~5枚,具长柄,基部扩大成鞘状,小叶片羽状深裂,轮廓近圆形,常呈覆瓦状重叠;茎生叶具鞘状短柄。 花单一,顶生;萼片5,带蓝紫色;花瓣7[阅读全文:]
摘要: 錾菜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錾菜(Leonurus pseudo-macranthus Kitag),以全草入药。在7~8月间开花时采收,择晴天割取全草,晒干。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茎四棱形,被[阅读全文:]
摘要: 苦艾,又名:钻叶火绒草,别名:白特、羊毛火绒草等,拉丁学名:Leontopodiumsubulatum(Franch.)Beauv.属桔梗目,菊科、火绒草属的植物。分布于欧洲、克什米尔、非洲、阿富汗、伊[阅读全文:]
摘要: 针砂又名钢砂,铁砂,为制钢针时磨下的细屑。 作为药材黑色或灰褐色的细粉,并夹有少量不超过0.05立方毫米的碎片,具有金属光泽,质重而坚。以愈细者愈好,粗者不宜入药。能被磁石吸起成长条者为真,以火烧之,火[阅读全文:]
摘要: 钟乳石(stalactite)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钟乳石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阅读全文:]
摘要: 针筒线【别名】心胆草、柳叶菜、小对经草【来源】柳叶菜科柳叶菜属植物长籽柳叶菜Epilobium pyrricholophum Franch. et Savat.,以根,全草和种毛入药。秋后采,洗净晒干。[阅读全文:]
摘要: 钟花草(学名:Codonacanthus pauciflorus)是爵床科钟花草属的植物。分布于孟加拉国、越南、台湾岛、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云南、贵州、海南 、福建、香港、广东等地,生长于海拔800[阅读全文:]
摘要: 钻天杨(拉丁学名:Populus nigra var. italica (Moench) Koehne),别名美国白杨、笔杨、黑杨,是金虎尾目杨柳科杨属的乔木。钻天杨在IUCN的保护等级为LC。钻天杨高[阅读全文:]
摘要: 钻石风为亨利茶藨子的根。小灌木,高可达1米。小枝有腺体与刺毛。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基部圆形,边缘上半部有浅齿,革质。生于湖北、四川、贵州等地的岩石缝中。拉丁名】:RibeshenryiFranch.[阅读全文:]
摘要: 动物形态为高粱条螟成虫体长1.2~1.4厘米,展翅2.4~3.4厘米。头、胸部背面灰黄色,腹部黄白色。前翅灰黄色,翅外方右多数暗褐色条纹,外缘翅脉间有7个小黑点。后翅银白色。【钻秆虫的功效介绍】:钻秆虫[阅读全文:]
摘要: 锥栗(拉丁学名:Castanea henryi (Skam) Rehd. et Wils.),别称“珍珠栗”,壳斗科栗属植物。锥栗为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米。叶互生,卵状披针形,长8-17厘米,[阅读全文:]
摘要: 锥栗果壳【出处】《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拼音名】Zhuī Lì Guǒ Ké【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桂林栲的果实外壳。【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锥粟条。【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治湿热腹泻。【用法用量】内服:[阅读全文:]
摘要: 锥螺厣概述 ,厣为类圆形有薄片,红棕色至棕褐色,表面有环纹。角质,坚韧。气微腥,味咸。【拼音】 Zhuī Luó Yǎn 【英语】 prick snail 【来源】药材基源:为锥螺科动物棒锥螺及笋锥螺的[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