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皮孔,植物学名词,指树木枝干表面、肉眼可见的一些裂缝状的突起。为茎与外界交换气体的孔隙。皮孔通常在树皮表面见到的一些褐色、圆形、椭圆形以至长线状的斑点。由气孔内方的木栓形成层局部产生大量薄壁细胞,叫补充[阅读全文]
摘要: 膀胱肿瘤包括膀胱癌和膀胱良性肿瘤。在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位居全身肿瘤的第八位,女性排在第十二位以后。2002年我国膀胱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男性为 3.8/10万,女性为1.4/10万。近年来,我国部分城[阅读全文]
摘要: 神黄豆(学名:Cassia agnes)为豆科决明属的植物。分布在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600米至1,8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地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乔木,通常高10余[阅读全文]
摘要: 树木次生木质部的外围活层,功能为将水及矿物质输送到树冠。其细胞中水分较心材多,且无心材中常见的深色沉积物质。色浅,较软,在横切面(如树桩)上一般易於辨认。各种树木的心材与边材的比例和形态差异的明显程度各[阅读全文]
摘要: 名称解释: 木本茎干最内的颜色通常较深的木材。 英文解释: The innermost, usually somewhat darker wood of a woody stem. 在生活的树木中已不含[阅读全文]
摘要: 因湿性黏腻滞着故出现肢体关节重着酸痛,痛处固定,下肢为甚,或有肿胀,肌肤麻木,阴雨加重为主要表现的痹病。湿痹之因,或身居卑湿,湿气袭人;或冲风冒雨,湿留肌肉,内传经脉,或雨湿之年,起居不慎。《金匮要略?[阅读全文]
摘要: 《年轮》是电视剧《花千骨》的插曲,由汪苏泷作词、作曲、编曲,张碧晨演唱的国语流行歌曲,于2015年7月16日发行。收录在专辑《花千骨 电视剧原声带》中,歌曲版权归北京海蝶音乐所属。汪苏泷在谱写《年轮》之[阅读全文]
摘要: 灼痛是由于周围神经不完全性损伤引起的局部皮肤表面剧烈而持久的烧灼感觉,Postts在18世纪晚期首先论述了外伤引起本病的报道。Mitehell在1972年确定了“灼痛”这个名词。整个病程是持续的,往往上[阅读全文]
摘要: 秫米,中药名,别称糯米、黄米。为禾本科植物梁或粟的种子之粘者。秫米具有和胃安神的功效,用于胃失安和,夜不安眠。在《黄帝内经》中有一张治疗失眠的方子叫“半夏秫米汤”此方就两味药,即半夏和秫米。用于湿痰内盛[阅读全文]
摘要: 枕叶癫痫 (occipital lobus epilepsy)通常为单纯部分性发作及继发全身性发作,可伴偏头痛,如痫性放电超出枕叶可出现复杂部分性发作。枕叶癫痫(Occipital lobe epile[阅读全文]
摘要: 穇子(拉丁学名:Eleusine coracana(Linn.)Gaertn.),别名穇(cǎn)、草种子、龙爪粟等,是禾本科穇属一年生植物。穇子秆直立,高50-120厘米,常分枝,秆直立、簇生,叶鞘长[阅读全文]
摘要: 晚材(wancai)亦称秋材,得名来自其生长时期。是在生长季后期所形成的次生木质部,这时期气候逐渐变得干冷,形成层活动减弱,以至停止。所形成的细胞较小,细胞壁厚而扁平,材质显得紧密、坚实。(参见年轮条)[阅读全文]
摘要: 温带的春季或热带的湿季,由于温度高、水分足,形成层活动旺盛,形成的次生木质部细胞多,细胞径大而壁薄,木材颜色较浅,木材质地疏松,称之为早材。早材(zaocai)亦称春材。在一个生长季中,早期所形成的次生[阅读全文]
摘要: 竹笋是竹的幼芽,有竹肉、竹胎、竹芽之称。竹笋品种繁多,一年四季都有出产,按时节分,春天破土而出的称“春笋”;夏秋时节收获的称“夏笋”;冬季收藏在土中的称“冬笋”,但以春笋和冬笋较为珍贵,尤其春笋笋体肥大[阅读全文]
摘要: 指肌无力症状突然加重,出现呼吸肌、吞咽肌进行性无力或麻痹,而危及生命者。1、近年来根据超微结构的研究发现,重症肌无力危象主要是突触后膜乙酰胆硷受体发生的病变所致。 2、很多临床现象也提示病和免疫机制紊乱[阅读全文]
摘要: 竹黄,中药名,为肉座菌科真菌竹黄(ShiraiabambusicolaP.Henn.)的子座及孢子,别名淡竹黄、竹三七、血三七等。竹黄味淡,性平。子座瘤状,略呈椭圆形或纺锤形,表面粉红色,有细密纹理及针[阅读全文]
摘要: 竹青,读音为zhú qīng,是汉语词语,名词,指的是竹子外面的一层青绿色表皮。相关句子有“所谓留青,即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竹青雕刻图纹,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下面的竹肌。”出自《文化与生活》。词目[阅读全文]
摘要: 周期性瘫痪也称为周期性麻痹,是指反复发作性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主要表现的一组肌病。发作时大多伴有血清钾的异常改变,根据血清钾含量的变化分为低钾型、正钾型和高钾型三种。临床上以低钾型周期性瘫痪占绝大多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