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文档君 创建的词条
三角咪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三角咪,别名山板凳。性味:苦辛,温,有毒。(《贵州草药》)【别名】山板凳(《贵州草药》), 宿柱三角咪(《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为黄杨科植物宿柱三角咪的根茎或全草。【采集】夏、秋采收。洗净,晒干[阅读全文]

三角泡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假苦瓜(《生草药性备要》),假蒲达(《本草求原》),包袱草、风船葛(《广州植物志》),鬼灯笼、兰角灯笼(《广西中药志》),金丝苦楝、三角藤、倒地铃(《广西中草药》),粽子草(《福建中草药》),炮掌果(《[阅读全文]

三角草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多年生草本,植株粗壮。具坚韧而又为鳞片所覆盖的根茎。秆直立,光滑,高60一80n,基部宿存有紫色的枯萎叶鞘。叶片质坚硬,长10—40cm。圆锥花序窄狭而紧缩,长10一20cm。小穗常呈紫色,长8—9mm[阅读全文]

江西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江西,简称“赣”,别称赣鄱(gàn pó)大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是江南“鱼米之乡”,古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因省内最大河流赣江而简称赣。江西地处中国东南部,[阅读全文]

三角风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三角风,一种葡萄科植物。秃净藤本,借短而分枝的吸盘状卷须攀附于石上或树木上。叶形多种,在幼枝上的为单叶,心状卵形或心状圆形,宽2~4厘米,有锯齿;在老枝或花枝上的具长柄,为指状3小叶,小叶具极短的柄,近[阅读全文]

三轮蒿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多年生草本,高35~50厘米。根茎短,有须状根。又叫白头篙,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可入药。三轮蒿 (《贵州民间药物》)【别名】白头蒿(《贵州民间药物》)。汉语拼音:san lun hao英文名:H[阅读全文]

三钻七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三钻七为樟科钓樟属植物三桠乌药Lindera obtusiloba Blume,以树皮入药。四季可采,多用鲜品或晒干用。三钻七【别名】三钻风、甘姜、香丽木、山胡椒【性味归经】辛,温。【功能主治】舒筋活血[阅读全文]

三钻风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三钻风为樟科植物三丫乌药的树皮,有活血、舒筋、散瘀、消肿等功效。三丫乌药,又名:香丽木、三丫钓樟、猴楸树、三角枫、山姜、假崂山棍、姜羊。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0米。叶互生,卵形或阔卵形,长6.5~1[阅读全文]

野豌豆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野豌豆(学名:Vicia sepium L.),俗名滇野豌豆,豆科野豌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野豌豆高30-100厘米;根茎匍匐,茎柔细斜升或攀援;偶数羽状复叶长7-12厘米;托叶半戟形,长卵圆形或长圆[阅读全文]

三面刀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三面刀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金龟草的根茎,分布广东、浙江、湖南、贵州、河南、安徽、湖北、四川、甘肃、陕西、山西等地。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具多数须根。茎直立,中空,有纵沟,高25~110厘米,上部密生[阅读全文]

三颗针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三颗针,中药名。为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叶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茎皮。根皮全年可采。茎皮春、秋季采收,取茎枝刮去外皮,剥取深黄色的内皮,晒干。味苦,性寒。有清热,利湿,散瘀的功效。主治赤痢,黄疸,咽痛,目[阅读全文]

上天梯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上天梯》作者是张三丰,创作年代为元明。大元飘远客,拂拂髯如戟,一曲上天梯,可当飞空锡。回思访道初,不转心如石,弃官游海岳,辛苦寻丹秘,舍我亡亲墓,乡山留不得,别我中年妇,出门天始白,舍我丱角儿,掉头离[阅读全文]

上山虎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上山虎为冬青科植物榕叶冬青的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肝炎、跌打肿痛等症状。榕叶冬青 常绿乔木,高可达12m。小枝黄褐色或红褐色,无毛。叶互生 ;叶柄长1-1.5cm;叶片革质,卵形、卵[阅读全文]

福建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福建,简称“闽”,中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福州市。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与浙江省毗邻、江西省接界、广东省相连,与中国台湾相望。截至2023年末,常住人口4183万人。据2023年11月官网显示,全省陆地面积[阅读全文]

上山龙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性味】酸、辛、涩,平。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止血,止痛,排脓生肌,祛风湿。主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腿痛,便血崩漏,白带。 【用法用量】5~6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阅读全文]

上石田螺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上石田螺,伏石蕨的变种,Lemmaphyllum microphyllum Presl var.obovatum(Harr.)C.Chr.,水龙骨科伏石蕨属。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药[阅读全文]

丝带蕨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丝带蕨,主要成为水龙骨科植物丝带蕨的全草,根茎短而横走,密被鳞片,鳞片卵圆形,渐尖或披针形。生于海拔700-2500m的林中树干或岩石上。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台湾、湖北、西藏等地。有治小儿惊风功效。[阅读全文]

丝棉木叶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丝棉木叶为卫矛科植物丝棉木(Euonymus maackii Rupr.)的叶,具有药用价值,清热解毒。主治漆疮,痈肿。【药名】丝棉木叶 【汉语拼音】si mian mu ye 【中药化学成分】叶含槲皮[阅读全文]

丝毛毛毡草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丝毛毛毡草,粗壮草本。茎直立,高o.6—1米,基部径约5毫米,不分枝或上部有分枝,具条棱,被白色密绢毛状绒毛,上部毛更密,基部有时脱毛,节间长3—5厘米。Blumea sericans (Kurz) H[阅读全文]

丝瓜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丝瓜(拉丁学名:Luffa aegyptiaca Miller),葫芦科丝瓜属一年生攀援藤本植物。丝瓜茎、枝粗糙,有棱沟;卷须稍粗壮,叶柄粗糙,近无毛;叶片三角形或近圆形,裂片三角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