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血液中常会有定量的对人类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蛋白存在。一部分的蛋白会在肾脏的丝球体中过滤进入尿液中,但又会在肾小管被吸收而回到血液中。 因此,若肾脏的机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现的蛋白量只有一点点,但是当肾脏与[阅读全文]
摘要: 橡实壳为落叶乔木,形状为壳斗杯状,直径1.5-2cm,高约2cm.外面鳞片状苞片狭披针形,呈覆瓦状排列,反曲,被灰白色柔毛;内面棕色,平滑。气微味苦、涩。主要用于涩肠止泻;止带;止血;敛疮。主赤白下痢;[阅读全文]
摘要: 橡木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QuercusacutissimaCarr,又名栎木皮、栎树皮,为壳斗科植物麻栎的根皮或树皮。味苦,平,无毒。主要用于解毒利湿;涩肠止泻。主泄泻;痢疾;疮疡;瘰疬。橡木皮 【[阅读全文]
摘要: 堇菜,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茎斜上或伏卧。基出叶具长柄,叶片肾状卵形,或三角状肾形,长1.5~2.5厘米,宽2~2.5厘米,先端钝,或三角形,基部心形至半月形,边缘有浅波状圆齿;茎生叶扁心形或三[阅读全文]
摘要: 消石又味芒硝、化金石,为硝石经加工炼制而成的结晶。主要产于山东、江苏、湖南、四川、贵州等地。主要成分为硝酸钾,味苦咸,性温,有毒。具有破坚散积,利尿泻下,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心腹疼痛,吐泻,黄疸,淋[阅读全文]
摘要: 排尿时伴有尿道烧灼感和疼痛都是尿道炎的临床显著的症状。感染途径有上行性感染和下行性感染。根据致病菌的不同可分为:①非特异性尿道炎,致病菌以大肠埃希杆菌、链球菌属及葡萄球菌属最常见;②特异性尿道炎,又称淋[阅读全文]
摘要: 溪荪(拉丁学名:Iris sanguinea Donn ex Hornem.),别名西伯利亚鸢尾东方变种、东方鸢尾,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溪荪根状茎粗壮,斜伸,叶条形,顶端渐尖。花茎光滑,实心,花[阅读全文]
摘要: 尿道流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血尿,血尿的原因可以从其是否伴有其它症状进行分析。无症状的血尿应首先考虑泌尿系肿瘤的可能性。血尿伴有疼痛,尤其是伴有绞痛应考虑尿路结石,如伴有尿痛及尿流中断,应考虑膀胱结石,如伴[阅读全文]
摘要: 尿黑酸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908的Garrod最早提出的先天代谢异常之一。自1959年起我国有报告。本病是先天性尿黑酸氧化酶缺乏,因而由酪氨分解而来的尿黑酸不能进一步分解为乙酰乙酸。过多的尿黑酸由尿[阅读全文]
摘要: 焮麻,多年生草本。喜生于干燥的山坡,沙丘坡上、路旁、田边等。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区。花期7-8月,果熟期8-9月。果随熟随落地上,果落后,植株于秋末地上枯萎。成株高可达150厘米,茎直立,通常不分[阅读全文]
摘要: 血尿是指离心沉淀尿中每高倍镜视野≥3个红细胞,或非离心尿液超过1个或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或12小时尿沉渣计数超过50万,均示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症状。原因有泌尿系炎症、结核、[阅读全文]
摘要: 熊尾草,又叫当芽、两广直管花、山薄荷、蛇头花、石生鸡脚参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具分枝,分枝纤细,茎、枝四棱形,具浅槽及条纹,被腺短硬毛,节间比叶短许多。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拼音】 Xiónɡ Wěi[阅读全文]
摘要: 尿锰正常值上限不超过0.54μmol/L(0.03mg/L),粪锰一般以40mg/kg作为正常上限。测定尿和粪锰可以反映近期锰吸收程度。尿锰粪锰常用于锰中毒的检查。急性锰中毒(manganese poi[阅读全文]
摘要: 熊掌又名熊蹯,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脚掌,为亚洲人所谓的“养生”食材。黑熊、棕熊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请尊重野生动物,猎杀 、收购、食用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都是犯罪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熊掌为黑熊或棕[阅读全文]
摘要: 泌尿生殖窦urogenitalsinus除单孔类外,一般哺乳类在发生之初生有泄殖腔,不久,由于会阴的形成,输尿管以及生殖导管的开口部与直肠分离形成尿生殖窦,它以尿殖孔(OstiumUrogenitale[阅读全文]
摘要: 尿道狭窄是指尿道任何部位的机械性管腔异常狭小,使尿道内阻力增加而产生的排尿障碍性疾病。多见于男性。按病因可将尿道狭窄分为先天性尿道狭窄、炎症性尿道狭窄、外伤性尿道狭窄3大类。由于增生的纤维组织代替了正常[阅读全文]
摘要: 慢性盆腔疼痛 (CPP) 是一种使人虚弱的常见复杂病征,其病因仍不清楚。它与明显病态和丧失身体及性功能相关。患者常因其持续发展的症状、大范围的重复检查以及现有医学不能有效诊断和治疗而感到痛苦。许多患者也[阅读全文]
摘要: 泌尿系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病的总称。属于中医的“淋症”、“癃闭”范畴。一般以腰痛、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要临床特点。中医认为此病多系由于湿热下注,侵犯肾与膀胱,下焦气化不利所致。患[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