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尿道瘘(urinary fistula)是指生殖器官与泌尿系统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表现为漏尿。常见的有膀胱阴道瘘、尿道阴道瘘、输尿管阴道瘘(统称尿瘘)。生殖器官瘘管是一种极为痛苦的损伤性疾病。根据尿流情[阅读全文]
摘要: 直立或蔓生灌木,高约2米;一年生枝有栗色短柔毛。直立或蔓生灌木,高约2米;一年生枝有栗色短柔毛。叶有小叶3-4;叶柄长10-16厘米,无毛,散生细刺;小叶片纸质,长圆状椭圆形,长14-17厘米,宽5.5[阅读全文]
摘要: 显脉香茶菜又叫大叶蛇总管、蓝花柴胡、脉叶香茶菜等,属唇形目、唇形科、罗勒亚科、香茶菜族物种。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味微辛、苦,寒。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毒蛇咬伤;外用治烧[阅读全文]
摘要: 尿后滴沥是不像正常小便一样,一般前列腺肥大会有这种症状,开始放尿的时候就开始一点一点的流出,而且有尿意,就是尿得不畅快。前列腺肥大是一种退行性病变,一般成年男性30-40岁时,前列腺就开始有不同程度的增[阅读全文]
摘要: 杏仁(学名:Amygdalus Communis Vas)是蔷薇科植物杏的种子,分为甜杏仁和苦杏仁,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糖、微量苦杏仁苷,具有软化皮肤和美容的功效,其中苦杏仁还有平喘止咳,抗击癌症的作[阅读全文]
摘要: 尿道分泌物按其性状可分为黏液性、血性、脓性。1.尿道口黏液分泌物为乳白色,豁稠,见于性兴奋及慢性前列腺炎。2.尿道口脓性分泌物呈黄色黏稠状,常见于急性尿道炎。3.尿道口血性分泌物,指血与黏液相混合,多见[阅读全文]
摘要: 尿钠排出量极低是低钠血症的显著临床表现。血钠正常值为 142 mmol/L(135-145 mmol/L),血钠低于 135mmol/L即为低钠血症。尿钠量:正常成人70~90mmol/24h,约合氯化[阅读全文]
摘要: 尿失禁与遗尿是指同时出现尿失禁和遗尿这两种症状。尿失禁(incontinenceofurine)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遗尿包括两种情况,一则指遗尿病,[阅读全文]
摘要: 黑色尿液又称暗褐色尿,多见于黑色素瘤病人。黑色素瘤产生黑色素过多.在肝脏小黑色素被还原为黑色素原。如果大量黑色素原从尿中排出体外,经氧化后冉次成为黑色素,所以黑色素瘤病人的尿液,只要稍微静置片刻,就变成[阅读全文]
摘要: 尿道癌可以通过阴道触诊发现病变,阴道检查可触到尿道变粗、变硬及条索状肿块。阴道检查可了解病变大小、质地、活动度等,阴道双合诊检查可了解有无膀胱及盆腔转移。当病变侵犯至阴道壁时,很难判断原发灶来自尿道、还[阅读全文]
摘要: 支原体引起的尿感,其临床表现与一般的细菌性尿感相似,在晨起时发现尿道口有白膜形成。1937年Drsnes等从巴氏腺脓肿分离出支原体,这是支原体在人类致病的首例报道。从泌尿生殖道检出的支原体有7种之多,主[阅读全文]
摘要: 尿液呈黑色是黑尿热的主要症状之一,患者的尿液呈黑色,故称黑尿热,黑尿热是一种急性血管溶血,并引起血红蛋白和溶血性黄疸,重者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如病情轻微,一两天就可痊愈。成因不详,但黑尿热可能是因治疗疟[阅读全文]
摘要: 正常尿道有尿道腺,每天可分泌少量粘液,起到润滑和保护尿道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这些粘液存留在尿道中,对尿道粘膜有保护作用。尿道或前列腺出现炎症时可使分泌物增多,尿道分泌物在外尿道口干燥后,使尿道口两侧粘膜和[阅读全文]
摘要: 特发性尿钙增多症(idiopathic hypercalciuria,IH)是一种病因未完全明了的尿钙增多并伴有尿铬结石,而血钙正常的疾病。1953年,Albright首先报道一组原因不明的肾结石伴血钙[阅读全文]
摘要: 尿意窘迫,排尿有不快与疼痛感,尿急感而尿不出,或是尿频总有尿意但不是特别急,尿完以后还有尿的感觉,常见于急性尿潴留。机械性梗阻:膀胱颈部和尿道的任何梗阻性病变动力性梗阻:膀胱、尿道并无器质性梗阻病变各种[阅读全文]
摘要: 尿路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男性多于女性,约4~5∶1。 尿路结石在肾和膀胱内形成。上尿路结石与下尿路结石的形成机制、病因、结石成份和流行病学有显著差异。上尿路结石大多数为草酸钙结石。膀胱结石中[阅读全文]
摘要: 杏叶茴芹(学名:Pimpinella candolleana)是伞形科茴芹属的植物。分布于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四川、云南、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1,350米至3,5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灌丛中、沟边、路旁、[阅读全文]
摘要: 出自《滇南本草》。为蔷薇科植物杏、野杏或山杏的叶。功效为祛风利湿;明目。主水肿;皮肤瘙痒;目疾多泪;痈疮瘰疬。1. 杏 落叶小 乔木,高4-10cm;树皮暗红棕色,纵裂。单叶互生;叶片圆卵 形或宽卵形,[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