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十将丹处方:腰黄(飞)12克 蝎尾(炙)10支 蜈蚣(炙)10条 蝉衣6克(去翅、足)冰片1.2克 麝香 0.9克 五倍子(瓦上炙)24克 炙甲片9克 半耳 南星各12克制法:上药研极细末。功能主治:治[阅读全文]
摘要: 十将军丸处方:三棱30克(去毛、土,炮)莪术(生)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30克 草果(去壳)60克 川常山60克 砂仁 槟榔 乌梅 半夏(汤泡七次)各30克制法:上药先将常山、草果二味锉碎,用酒、醋[阅读全文]
摘要: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二:十宝丹处方:龙骨2.4克 象皮2.1克 琥珀1.8克 血竭1.5克 黄丹1.5克 冰片1.2克 珍珠0.6克(腐煮)牛黄0.6克 乳香 没药各4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瓷瓶收贮。功[阅读全文]
摘要: 十宝散处方:冰片0.36克 麝香0.36克 辰砂3.6克 乳香(去油)3.6克 子红花12克 血竭4.8克 雄黄12克 儿茶0.72克 归尾30克 没药4.2克制法:以上十味,共为细末,瓷瓶收贮,黄腊封[阅读全文]
摘要: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四味建中汤处方:当归(去芦.酒浸.焙干)、白芍药、白术(洗)、甘草(炙)、人参(去芦)、麦门冬(去心)、川芎(洗净)、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肉苁蓉(酒浸一宿)[阅读全文]
摘要: 十奇散处方:苦桔梗(去芦)30克 川当归(去芦,酒浸)60克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30克 厚朴(去皮,姜汁制)30克 人参60克 防风(去芦)30克 芎藭30克 白芷(不见火)30克 甘草(生用)30[阅读全文]
摘要: 十四友圆处方:熟地黄、白茯苓、白茯神(去木)、人参、酸枣仁(炒)、柏子仁(别研)、紫石英(别研)、肉桂、阿胶(蛤粉炒)、当归、黄蓍、远志(汤浸.去心.酒洒.蒸),各一两;辰砂(别研)一分,龙齿(别研)二[阅读全文]
摘要: 十四友丸处方:熟地黄 白茯苓 白茯神(去木)人参 酸枣仁(炒)柏子仁(别研)紫石英(别研)肉桂 阿胶(蛤粉炒)当归 黄耆 远志(汤浸,去心,酒洒蒸)各30克 辰砂(别研)7.5克 龙齿(别轩)60克制法[阅读全文]
摘要: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十味香薷饮处方:香薷、人参、陈皮、白术、黄蓍、白扁豆、炙甘草、厚朴、木瓜、茯苓(去皮),各半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消暑气,和脾胃。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热汤冷水任调下,不拘[阅读全文]
摘要: 十味附子酒处方:制附子30g 五加皮(炙)20g 桑白皮50g 丹参30g 续断30g 牛膝30g 白术50g 生姜50g 细辛25g 肉桂25g 清酒1500ml炮制:将上述药材捣细如麻豆大,装入纱布[阅读全文]
摘要: 十味苍柏散处方:苍术 黄柏 香附(为君)青皮 延胡索 益智仁 桃仁(为臣)茴香 附子 甘草(为佐)功能主治:治疝气作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阅读全文]
摘要: 十味芎苏散处方:川芎(二钱),紫苏、桔梗(去芦)、柴胡(去苗)、茯苓(去皮)、半夏、枳壳、陈皮,各一钱。干葛(一钱半),甘草(炙.半钱)。功能主治:治四时伤寒,发热头痛。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阅读全文]
摘要: 《世医得效方》卷八:十味温胆汤处方:半夏(汤洗七次)枳实(去瓤,切,麸炒)陈皮(去白)各90克 白茯苓(去皮)45克 酸枣仁(微炒)大远志(去心,甘草水煮,姜汁炒)北五味子 熟地黄(切,酒炒)条参各30[阅读全文]
摘要: 十味淡斋方处方:川贝母(去心,生研)30克 白芷(焙)30克 防风(焙)30克 海螵蛸(浸淡,漂净,去甲)30克 当归(炒)30克 川芎(炒)30克 金银花(晒)30克 花粉(晒)30克 半夏(姜汁制炒[阅读全文]
摘要: 十味挫散处方:当归(二钱) 黄蓍(炙) 白芍药(二钱) 附子(炮.二钱半) 川芎(一钱半) 防风(一钱半) 白术(一钱半) 肉桂(一钱) 茯苓(七钱半) 熟地黄(酒浸.焙.七钱半)功能主治:治中风血弱,[阅读全文]
摘要: 十味导赤汤处方:生地 山桅子 木通 瞿麦 滑石 淡竹叶 茵陈蒿 黄芩 甘草(生)猪苓功能主治:治热淋。膀胱蓄热,小便不通,淋漓涩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四......[阅读全文]
摘要: 十味和解散处方:白术(二钱),桔梗(去苗)、人参(去芦)、甘草(炙)、陈皮(去白)、枳壳(去穰.麸炒)、赤芍药、厚朴(姜制)、当归,各一钱。防风(去芦.七分)。功能主治:治头疼发热,发散风邪。用法用量:[阅读全文]
摘要: 十味导痰汤处方:半夏(姜制)7.5克 茯苓4.5克 陈皮(略去白)3克 甘草(炙)3克 生姜3片 乌梅肉半个 南星 枳实 羌活 天麻 蝎尾功能主治:治痰湿上盛,头目不清。用法用量:水煎去渣,临服入雄黄末[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