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三阴煎处方:当归6~9克 熟地9~15克 炙甘草3克 芍药(酒炒)6克 枣仁6克 人参适量功能主治:补肝脾,养气血,益阴精。治肝脾虚损,精血不足,神疲乏力,头昏目眩,面色萎黄,夜寐少安,及营虚失血,中风[阅读全文]
摘要: 三香丸处方:木香 沉香 檀香各15克 砂仁 卜子各24克 五灵脂18克制法:上药共为末,水泛为丸。功能主治:治过服冷水,胸腹痞闷者。用法用量:温白开水送下。摘录:《痧胀玉衡》卷下......[阅读全文]
摘要: 《伤寒总病论》卷四:三豆饮子处方:赤小豆 黑豆 绿豆各270克 甘草30克功能主治:治天行疮症。用法用量:上件淘净,以水1.6升煮熟。分7份,逐日空腹时,任性食豆饮汁。永不发。摘录:《伤寒总病论》卷四宋[阅读全文]
摘要: 三金片处方:金樱根、菝葜、羊开口、金沙藤、积雪草性状: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黑褐色;味酸、涩、微苦。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益肾。用于下焦湿热,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肮炎,尿[阅读全文]
摘要: 三解汤处方:黄连1.5克 黄芩3克 大黄12克 栀子4.5克 花粉6克 连翘4.5克 半夏3克 茯苓6克 木通3克 泽泻4.5克 青荷梗33厘米功能主治:治暑湿气合,郁为大热,五心烦躁,坐卧不安,渴饮胸[阅读全文]
摘要: 三豆饮处方:赤小豆 黑豆 绿豆各一升 甘草15克功能主治:活血解毒。治天行疹痘;亦可用作预防。用法用量:上药淘净,用水煮熟,每日空腹时任意服。已染则轻解;未染者,服七日即不发。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一[阅读全文]
摘要: 三蜈散处方:蜈蚣(三条.一条蜜炙.一条酒浸.一条纸裹煨熟) 南星(三个.每个切作四块.逐个如蜈蚣法制) 白芷(半两)功能主治:治诸风口眼歪斜。用法用量:上为细末,入真麝香少许,热酒调一钱,食后服。摘录:[阅读全文]
摘要: 三补丸别名:三黄丸(《校注妇人良方》卷八)处方:黄芩 黄柏 黄连备等分制法:上药为末,蒸饼为丸。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治上焦积热。摘录:《丹溪心法》卷三......[阅读全文]
摘要: 三蒋军丸处方:木瓜 吴茱萸(汤泡七次)大黄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九,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脚气冲心,大便不通,疼痛不仁,喘闷欲死。用法用量:每服50丸,粳米、枳壳煎汤吞下。未应,加丸数,以通为度。[阅读全文]
摘要: 三草汤处方:夏枯草10克,龙胆草3克,益母草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清肝泻火,行血通经,缓急解痉。主肝郁化火上炎。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刘渡舟方......[阅读全文]
摘要: 三花神佑丸处方:甘遂 大戟 芫花(醋拌湿,炒)各13克 牵牛60克 大黄30克(为细末)轻粉3克制法:上药为末,水泛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治水湿停留,肿满腹胀,喘嗽淋泌;痰饮入络,肢体麻痹,走注疼痛[阅读全文]
摘要: 三花汤处方:银花15克,菊花12克,红花9克,蒲公英24克,薄荷9克,蝉蜕9克,白蒺藜12克,赤芍12克,酒军3克。功能主治:辛凉宣肺,祛风清热,化瘀通络。主风邪热毒,侵袭肺卫,郁滞成瘀,风火相煽,挟瘀[阅读全文]
摘要: 三肾丸处方:鹿肾 驴肾 狗肾各1具 生黄耆 人参(去芦)当归 熟地 龟版(醋制)茯苓(去皮)枸杞各60克 生于术 生阿胶 山萸肉(酒蒸)制附子 淫羊藿(羊油炒)蒺藜(盐炒)故纸(盐炒)菟丝子 鱼螵(滑石[阅读全文]
摘要: 三脘痞气丸处方:木香 白豆蔻(去皮)青皮(去白)陈皮(去白)荆三棱(炮)各30克 大腹子22克 半夏(汤洗七次)60克 缩砂仁 槟榔 沉香各15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未。用水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阅读全文]
摘要: 三紫汤处方:紫草10克,紫参15克,紫花地丁30克,车前子10克,茯苓皮15克,甘草10克,细木通6克,元胡9克,大青叶15克。功能主治:凉血清热,解毒利湿,活血止痛。主湿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阅读全文]
摘要: 三肉臛处方:龟肉6O克(洗,切)羊肉90克(洗,切)獐肉90克(洗,切)功能主治:治产后乳汁不下。用法用量:上药用水不拘多少,加人五味煮为臛食之。摘录:《寿亲养老新书》卷四......[阅读全文]
摘要: 三粉擦剂处方:雄黄10克,明矾10克,琥珀末3克。功能主治:清解邪毒。主邪毒蕴结肌肤。用法用量:三种药物共研成细粉,用凉开水调如稀糊浆,以新羊毛刷蘸之擦患处,随干随擦。摘录:王渭川方......[阅读全文]
摘要: 三神圆处方:草乌(三枚各去皮.尖.一生.一炮.一烧作灰用)。炮制:上为细末,醋糊圆,如萝葡子大。功能主治:治清浊不分,泄泻注下,或赤或白,里急后重,并宜服之。用法用量:大人五、七圆,小儿三圆。水泻,倒流[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