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芍药饮处方:赤芍药 麻黄(去根、节,先煮,掠去沫,焙)天冬(去心,焙)各90克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50枚制法:上四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风湿痹。身体疼痛,恶风微肿。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阅读全文]
摘要: 芍药补气汤别名:补气汤(《兰室秘藏》卷下)。处方:黄耆30克 白芍药45克 橘皮(不去白)30克 泽泻15克 甘草(炙)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肺气不行,皮肤间麻木。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阅读全文]
摘要: 芍药甘草附子汤处方:芍药 甘草(炙)各9克 附子3克(炮,去皮,破八片)功能主治:治体虚外感,发汗后病不解,反增恶寒者。用法用量:上三味,用水1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三服。摘录:《伤寒论》...[阅读全文]
摘要: 《伤寒论》:芍药甘草汤别名:戊己汤(《症因脉治》卷四)。处方:芍药12克 甘草12克药理作用:解痉、止痛、抗炎作用:安徽医学院《急腹症资料》1977:74,本方对病变异常兴奋状态有强力的抑制、镇静作用。[阅读全文]
摘要: 芍药清肝散处方:白术0.9克 甘草(炙)0.75克 川芎0.9克 防风0.9克 荆芥0.75克 桔梗0.9克 羌活0.9克 芍药0.75克 柴胡0.6克 前胡0.75克薄荷0.75克 黄芩0.75克。山[阅读全文]
摘要: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芍药汤处方:白芍药 干地黄 牡蛎各15克 桂心9克制法:上四味,哎咀。功能主治:治产后虚热头痛,或腹中拘急痛。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三次服。发热者,加黄[阅读全文]
摘要: 芍药檗皮丸处方:芍药、黄檗(去皮),各一两。当归、连翘,各半两。炮制: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火证通治。用法用量:每服三十丸,熟水下,食前。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阅读全文]
摘要: 芍药栀豉汤处方:芍药 当归 栀子各15克 香豉20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产后虚烦不得眠。(失眠)用法用量:每服30克,水煎服。摘录:《云岐子保命集》卷下......[阅读全文]
摘要: 《宜明论方》卷十:芍药柏皮丸处方:芍药 黄柏各30克 当归 黄连各15克制法:上药为末,水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治湿热痢疾,腹痛,里急后重。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温水下,每日五至六次。摘录:《宜明[阅读全文]
摘要: 芍药地黄汤别名: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处方:芍药12克 地黄30克 丹皮9克 犀角屑3克制法:上四味,切。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治热盛动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者;蓄血发热,漱[阅读全文]
摘要: 芍药枳术丸处方:白术60克(面炒)赤芍药60克(酒炒)枳实30克(面炒)陈皮30克制法:上为细末,用荷叶汤煮黄老米粥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消滞化积。治小儿脾胃不和,食积痞满,腹部胀闷,时[阅读全文]
摘要: 舒郁清肝饮处方:当归6克 白芍(酒炒)12克 白术 柴胡 香附(醋炒)郁金 黄芩各6克 山栀仁9克 丹皮6克 甘草3克功能主治:舒肝解郁,活血调经。治经前胁胀腹痛,性急易怒,头晕,口苦而干,月经色红量多[阅读全文]
摘要: 舒胸益气汤处方:黄芪30克,党参30克,丹参30克,赤白芍各10克,川芎10克,降香10克,枳壳10克,红花10克,麦冬20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舒胸益气,活血通脉。主气虚血瘀。用法用量:水煎服,每[阅读全文]
摘要: 舒胸片处方:三七100g 红花100g 川芎200g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褐色;气微,味苦。炮制:上三味,三七粉碎成细粉,过筛;川芎加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另存,药渣与红花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阅读全文]
摘要: 舒肝饮处方:鳖甲16克,丹参13克,茯苓13克,白术10克,当归身10克,白芍10克,泽泻10克,郁金9克,青皮6克,枳壳7克,木香5克,炙甘草3克。功能主治:疏肝理脾,行气活血。主肝脾血瘀,水湿内困。[阅读全文]
摘要: 舒肝解毒汤处方:柴胡20克,青皮20克,陈皮20克,石斛20克,黄芩10克,三棱10克,白芍15克,连翘15克,金银花25克,蒲公英25克,金钱草25克。功能主治:舒肝解毒化石。主肝胆气郁,湿热蕴结。用[阅读全文]
摘要: 舒肝破瘀通脉汤处方:紫丹参15克,白芍9克,赤芍9克,银柴胡9克,羌活9克,防风9克,木贼9克,蝉蜕9克,当归9克,白术9克,云苓9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舒肝破瘀通脉。主肝气郁滞,气结血凝。(视网膜静[阅读全文]
摘要: 舒肝活血通经汤处方:炙香附10克,吴萸连6克,姜川朴6克,紫丹参15克,川楝肉10克,炙元胡6克,桃仁6克,枳实6克,当归12克,丹皮10克,半夏10克,赤白芍各6克,焦三仙各6克。功能主治:舒肝和胃,[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