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苏葛汤处方:紫苏 葛根 甘草 赤芍 胨皮 砂仁 前胡 枳壳 生姜 葱白功能主治:解表透疹。治麻疹初起,憎寒壮热,鼻流清涕,身体疼痛,咳嗽气急,腮红眼赤,目泪嚏喷,伴呕吐泄泻,或干呕恶心者。用法用量:水煎[阅读全文]
摘要: 苏脾散处方:良姜9克 缩砂30克(去壳)陈皮24克(去生白)白术15克 甘草30克 草果15克(去壳)京三棱15克 苍术15克制法:上药研细末。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健脾消积。治脾胃虚弱,多食冷物,胸隔不[阅读全文]
摘要: 《重订通俗伤寒论》:苏羌达表汤处方:苏叶4.5~9克 防风3~4.5克 光杏仁6~9克 羌活3~4.5克 白芷3~4.5克 广橘红2.4~3克(极重者4.5克)鲜生姜2.4~3克 浙苓皮6~9克功能主治[阅读全文]
摘要: 苏气汤处方:乳香末3克 没药末3克 苏叶9克 荆芥9克 当归15克 丹皮9克 大黄3克 桃仁14粒 羊踯躅1.5克 山羊血末1.5克 白芍15克功能主治:治从高坠下,昏死不苏。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阅读全文]
摘要: 苏木行瘀酒处方:苏木70g 白酒500ml炮制:将苏木捣成碎末,放入锅内;倒入水、酒各500ml,上火煎煮,取500ml;候温,过滤去渣,分作三份。功能主治:行血祛瘀,止痛消肿。主治跌打损伤,肿痛。用法[阅读全文]
摘要: 苏感丸处方:苏合香丸四分 感应丸六分制法:研和,别丸。功能主治:行气通便。治肠胃气滞,大便不通,腹痛而呕。用法用量:用紫苏、橘皮煎汤下,或枳壳散下,或用姜汁泡汤下。摘录:《仁斋直指方》卷十五......[阅读全文]
摘要: 苏心汤处方:白芍 当归各90克 人参 茯苓各30克 半夏 炒栀子 柴胡各9克 附子0.9克 生枣仁15克 吴茱萸 黄连各1.5克功能主治:益气养血,化痰解郁。治气血两虚,兼有痰郁,致患呆病者。用法用量:[阅读全文]
摘要: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苏子降气汤处方:紫苏子、半夏(汤洗七次),各二两半。川当归(去芦)两半,甘草二两,前胡(去芦)、厚朴(去粗皮,姜汁拌炒),各一两。肉桂(去皮)一两半,(一本有陈皮去白.一两半)[阅读全文]
摘要: 苏子粥处方:苏子10克 南粳米50~100克 红糖适量制法:将苏子捣成泥,与南粳米、红糖同入砂锅内,加水煮至粥稠即成。功能主治:降气消痰,止咳平喘,养胃润肠。适用于中老年人急慢性支气管炎及肠燥便秘。用法[阅读全文]
摘要: 苏子竹茹汤处方:苏子 竹茹 橘皮 桔梗 甘草功能主治:宜肺化痰,降气平喘。治痰壅气阻,喘而不得卧。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六......[阅读全文]
摘要: 苏子煎处方:苏子 白蜜 生姜汁 地黄汁 杏仁各1.2升制法:上五味,捣苏子为末,以地黄汁、姜汁浇之,以绢绞取汁,更捣以汁浇,又绞令味尽,去滓;熬杏仁令黄黑,治如脂,再以向汁浇之,绢绞,往来六七度,令味尽[阅读全文]
摘要: 《中国药典》:苏合香丸处方:苏合香50g 安息香100g 冰片50g 水牛角浓缩粉200g 麝香75g 檀香100g 沉香100g 丁香100g 香附100g 木香100g 乳香(制)100g 荜茇10[阅读全文]
摘要: 苏合香圆处方:白术、青木香、乌犀屑、香附子(炒去毛)、朱砂(干.水飞)、诃黎勒(煨.去皮)、白檀香、安息香(别为末.用无灰酒一升熬膏)、沉香、麝香(研)、丁香、荜拨,各二两。龙脑(研)、苏合香油(入安息[阅读全文]
摘要: 苏叶黄连汤处方:川连0.9~1.2克 苏叶0.6~0.9克功能主治:清热化湿,和胃止呕。治湿热症,呕恶不止;亦治妊娠恶阻。用法用量:煎汤服。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中医妇科学》补。摘录:《湿热病[阅读全文]
摘要: 芍葛汤加味处方:白芍30克,葛根20克,灵仙20克,丹参15克,米仁15克,秦艽12克,白芷12克,当归尾12克,桂枝9克,细辛3克。功能主治:散寒祛湿,活血通络。主寒湿兼血滞。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阅读全文]
摘要: 芍葛汤处方:白芍30克,葛根20克,灵仙20克,白芷12克,秦艽12克,当归12克,川芎9克,细辛3克。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主风寒血滞。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吴福财方..[阅读全文]
摘要: 芍药黄连汤处方:芍药 黄连 当归各15克 大黄3克 淡味桂1.5克 炙甘草6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活血行气,清热燥湿。治大便下血,腹痛。用法用量:每服15克,水煎服。腹中痛甚者,加木香,槟榔末各3[阅读全文]
摘要: 芍药黄芪酒处方:白芍药100g 黄芪100g 生地黄100g 炒艾叶30g 黄酒1000ml炮制:1. 将上述4味药材一同捣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酒浸泡,封口;3. 3日后开启[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