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法夏(拉丁学名: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又名“半夏”“三叶半夏”“三步跳”等,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法夏块茎圆球形,直径1-2厘米,具须根。叶2-5枚,有时1枚[阅读全文]
摘要: 法罗海始载于《滇南本草》,云:产东川。叶似黄莱缚,根有菊花心。《东川府志》载:叶类黄莱菔,茎红,花碎白,如葱韭味……法落海村产者为佳。《纲目拾遗》于建参项下亦附法罗海条,引《金沙江志》:产云南东川府法戛[阅读全文]
摘要: 浮小麦(拉丁学名:Triticum aestivum L.),禾本科小麦属植物小麦的干燥轻浮瘪瘦的果实。其秆直立,丛生,具6~7节;叶鞘松弛包茎,下部者长于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约1毫米;叶片长披[阅读全文]
摘要: 浮尸草,又名下江委陵菜,(拉丁学名:Potentilla limprichtii J. Krause),蔷薇科多裂系植物。【来源】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多茎委陵菜Potentilla poteroides[阅读全文]
摘要: 浮海石,中药材。是一种由火山喷发出的岩石,主要由玻璃质构成,偶然含少量结晶质的矿物。但总的化学成分和流纹岩相似,以SiO2为主,其次为Al2O3、K2O等。本品为石珊瑚类的骨骼(石花)或火山岩浆形成的石[阅读全文]
摘要: 浮石指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后形成的一种矿物质,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质地软,比重小能浮于水面,故称浮石,又叫江沫石(因形得名)。浮石也是指巷道和采矿工作面的顶板已产生裂隙、尚未脱离岩体或矿体,但有脱落危险的[阅读全文]
摘要: 浮萍(学名:Lemna minor L.),别名水萍草、水浮萍、田萍,是浮萍科浮萍属飘浮植物。浮萍叶状体对称,表面绿色,背面浅黄色或绿白色或常为紫色,近圆形,长1.5-5毫米,宽2-3毫米,上面稍凸起或[阅读全文]
摘要: 番木瓜(拉丁学名:Carica papaya L.),别名木瓜、万寿果等,是番木瓜科番木瓜属常绿软木质小乔木。番木瓜高达10米,具乳汁;茎不分枝或有时于损伤处分枝,托叶痕螺旋状排列;叶大,聚生茎顶,近盾[阅读全文]
摘要: 番木瓜叶花乳黄色,单性异株或为杂性,雄花序主下垂圆锥花序,雌花序及杂性花序为聚伞花序为聚伞花序。雄花萼绿色,基部连合;花冠和细和状,长约2.5cm ,裂片5,披针形,长约1.8cm,雄蕊10,长短不一,[阅读全文]
摘要: 番杏(拉丁学名:Tetragonia tetragonioides(Pall.) Kuntze),番杏科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茎直立,卵状叶片,花呈黄绿色,陀螺型果实。别名:法国菠菜、新西兰菠菜。在东南沿[阅读全文]
摘要: 番石榴(学名:Psidium guajava Linn.),别名拿果、嗽叭果、芭乐、拔子、鸡矢果等。为桃金娘科番石榴属乔木,是一种热带特色水果。 番石榴果肉白色及黄色,胎座肥大,肉质,淡红色。原产南美洲[阅读全文]
摘要: 番石榴叶,嫩枝四方形,具白色短毛,老则脱落;芽密被白色短毛。单叶互生,稀有轮生,矩圆状椭圆形至卵圆形,长5~12cm,宽3~5cm,揉之有香气,革质,先端圆或短尖,基部钝至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叶脉微[阅读全文]
摘要: 番石榴为热带果树,原产热带美洲,今在元江有栽培。番石榴属桃金娘科番石榴,是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俗称拔番石榴子、那拔。因其来自国外,故名为番石榴,是亚热带名优水果品种之一。番石榴生长适应性强,不择土壤,栽培[阅读全文]
摘要: 番石榴干,中药名。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Psidium guajavaLinn.的干燥幼果。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和云南等地均有分布或栽培。具有收敛止泻,止血之功效。常用于泻痢无度,崩漏。干燥幼果[阅读全文]
摘要: 番石榴果(拉丁学名:Psidium guajava Linn.),桃金娘科番石榴属热带果树。它原产热带美洲,今在元江有栽培。其高5~10m,树皮浅黄褐色,嫩枝四方形;单叶互生,椭圆形至卵圆形,先端圆或短[阅读全文]
摘要: 番石榴树皮(拉丁学名:Psidium guajaua L.),别称芭乐、花稔、拔仔、鸡矢果,是桃金娘科番石榴属落叶乔木植物。番石榴树高可达10米,根浅,侧根、小根多而密。主轩不甚直立,树皮平滑,片状剥落[阅读全文]
摘要: 番石榴为热带果树,原产热带美洲,今在元江有栽培。番石榴属桃金娘科番石榴,是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俗称拔番石榴子、那拔。因其来自国外,故名为番石榴,是亚热带名优水果品种之一。根部具有收涩止泻;止痛敛疮的作用,[阅读全文]
摘要: 番石榴皮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根皮及树皮。植物形态详"番石榴干"条。味酸微涩,性温。【基源】石榴科植物石榴的乾燥果皮。 【归经】入大肠经。 【功效】驱虫,固濇,治下痢止泻等收敛作用。[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