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泌尿系感染在糖尿病所合并的感染性疾病中发病率高居第二,仅次于肺部感染,其发病率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达16%~35%。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源膀胱及抵抗力下降,常并发泌尿系感染,若不及时治疗最终可导致肾功能损[阅读全文:]
摘要: 由于泌尿系统的梗阻导致肾盂与肾盏扩张,其中潴留尿液,统称为肾积水。因为肾内尿液积聚,压力升高,使肾盂与肾盏扩大和肾实质萎缩。如潴留的尿液发生感染,则称为感染性肾积水;当肾组织因感染而坏死失去功能,肾盂充[阅读全文:]
摘要: 肾上腺性征异常症以肾上腺皮质生成雄激素过量,导致性 器官形态和功能病变为主的症候群。先天性肾上腺性征 异常症与遗传有关,根本病变为肾上腺皮质酶系统缺陷,皮质激素合成减少(因对腺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使[阅读全文:]
摘要: 肾、输尿管结石,又称为上尿路结石,多发生于中壮年,男、女比例为3~9∶1,左右侧发病相似,双侧结石占10%。肾、输尿管结石的主要症状是绞痛和血尿,常见并发症是梗阻和感染。通过病史、体检、必要的X线和化验[阅读全文:]
摘要: 肾融合是怎么回事?临床上约每1000例个体中发生1例某种形式的肾融合最多见的是马蹄肾融合的肾块几乎都包含两个排泄系统及两根输尿管肾脏组织可在两胁腹间被均匀等分或完全在一侧即使在后一种情况下双输尿管口也开[阅读全文:]
摘要: 肾性氨基酸尿是一组以近端肾小管对氨基酸转运障碍为主以致尿中排出大量氨基酸的肾小管疾病。主要包括遗传性肾性氨基酸尿和后天获得性两种类型,前者多发生于小儿,主要有胱氨酸尿,二碱基氨基酸尿,中性氨基酸尿,二羧[阅读全文:]
摘要: 输尿管结核是由于肾结核的结核菌下行至输尿管所引起的结核病变。首先侵犯输尿管黏膜,逐渐侵犯黏膜下层及肌层,并形成溃疡,溃疡基底部纤维化使输尿管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输尿管结核继发于肾结核,结核分枝杆菌首[阅读全文:]
摘要: 尿路梗阻或膀胱输尿管返流等尿路畸形可引起肾皮质髓质脓肿,肾皮质脓肿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相反,肾皮质髓质脓肿则常由大肠杆菌、克雷伯氏杆菌属或变形杆菌属感染所致。疾病名称:肾皮质髓质脓肿 所属部位:[阅读全文:]
摘要: 肾周脓肿主要由肾内脓肿破入肾周而成。因此,致病菌与引起肾内脓肿的相同。约25%的病例,其脓肿可培养出多种致病菌。肾周筋膜通常将脓肿局限于肾周围,发病因素同肾内脓肿。疾病名称:肾周脓肿(肾周围脓肿) 所属[阅读全文:]
摘要: 肾结核多在成年人发生,我国综合统计75%的病例发生在20~40岁之间,但幼年和老年亦可发生。男性的发病数略高于女性。肾结核的临床表现与病变侵犯的部位及组织损害的程度有所不同。病变初期局限于肾脏的某一部分[阅读全文:]
摘要: 肾髓质囊性病 (medullary cystic disease of kidney )又名髓质海绵肾(medullary sponge kidney)肾小管特发性扩张非尿毒症性髓质囊性病等。多为双侧发[阅读全文:]
摘要: 双侧肾缺如首先由Wolfstrigel于1671年发现,Potter在1946年和1952年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做了全面的描述。许多研究者们对该综合征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试图用单一的病因学来解释,但[阅读全文:]
摘要: 肾盏憩室是肾实质内覆盖移行上皮细胞的囊腔,经狭窄的通道与肾盂或肾盏相通,憩室无分泌功能,但尿液可反流入憩室内,该病首先由Rayer于1841年描述,可为多发性,位于肾的任何部位,但肾上盏更易受累及。(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