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百科分类 >> 中药百科

该分类下有10279个词条 "中药百科" 分类下的词条

蟾头
浏览:9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1:42

摘要: 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其全身是宝,蟾酥、干蟾、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名贵药材。蟾蜍的耳后腺、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的干燥品叫蟾酥,是珍贵的中药材,内含多种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肿、止[阅读全文:]

蟾皮
浏览:9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1:42

摘要: 蟾皮,又名蛤蚆皮(《医方约说》),癞蟆皮(《中药材手册》)《吉林中药词典》蟾王蟾皮,是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皮。体长一般在10cm以上,体粗壮,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显著;鼻孔近吻端;眼[阅读全文:]

蟾舌
浏览:11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1:42

摘要: 蟾舌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舌,有解毒拔疔等功效。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中文名】 蟾蜍 【拼音名】 Chán Chu 【英文名】Toad tongue 蟾舌为 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阅读全文:]

蟾蜍
浏览:6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1:42

摘要: 蟾蜍(外文名:Toad),俗称蛤蟆、癞蛤蟆、癞疙宝,无尾目蟾蜍科两栖动物,被誉为 “蟾宝 ” 。是经济价值很高的药用动物。蟾蜍皮肤粗糙,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内有毒腺,喜隐蔽于泥穴、潮湿石下、草丛内[阅读全文:]

蟾蜍肝
浏览:9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1:41

摘要: 【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肝。 【科目来源】蟾蜍科动物【拼音名】chán chú gān 【拉丁名】B. Melanostictus Schneider,Bufo bufo 【功能主治[阅读全文:]

蟾蜍胆
浏览:9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1:41

摘要: 【汉语拼音】chan chu dan、【英文名】Toad gallbladder、【拉丁文名】Fel Bufonis、具有不菲的药用价值.中文学名:蟾蜍拉丁学名:toad别称:疥蛤蟆,癞蛤蟆,蛤蟆二名法[阅读全文:]

蟾酥
浏览:11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1:41

摘要: 蟾酥是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耳后腺和皮肤腺体的干燥分泌物,是中药材攻毒杀虫止痒药的一种。蟾酥为白色乳状液体或浅黄色浆液,有毒,干燥、上色、密封保存后可以入药。蟾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进出境物[阅读全文:]

豉汁
浏览:8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1:41

摘要: 为淡豆豉加入椒、姜、盐等的加工制成品。豉汁豉汁,也作鼓汁,读 chi zhi ,豉(chi 读上声)(《本草拾遗》)【制法】《纲目》:"用好豉三斗。清麻油熬令烟断,以一升拌豉,蒸过摊冷晒干,拌[阅读全文:]

豉虫
浏览:8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1:41

摘要: 豉虫体椭圆形,雄虫长约7毫米,雌虫较大。色黑或黄,有光泽。头顶及前胸背皆光滑。上唇多直皱。复眼分离,有上下2对,上方1对,适于空气中视物;下方1对,适于水中视物。触角短小,分为9节,色黑,但第2节之分枝[阅读全文:]

豺皮
浏览:9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1:41

摘要: 豺皮,为樟科植物豺皮樟的根及树皮。【拼音名】 Chái Pí 【别名】过山香、山桂、山肉桂、脆脆香、豺皮黄肉楠、大灰木、白叶仔、白柴、香叶子、硬钉树、假面果、啫喳木 【生境分布】栖于 山陵、森林中。群居[阅读全文:]

豺皮樟
浏览:8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1:41

摘要: 豺皮樟(拉丁学名:Litsea rotundifolia var. oblongifolia (Nees) Allen),别名白柴、白叶仔、豹皮樟,是樟科木姜子属灌木。豺皮樟叶片卵状长圆形,长2.5-5[阅读全文:]

豺皮樟根
浏览:6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1:40

摘要: 豺皮樟根小乔木,高约5米余;树皮棕灰色,幼枝圆柱形,具皮孔。叶互生,革质,矩圆形,长6–8厘米,先端渐尖,上面绿色有光泽,侧脉9–10对,中脉在下面明显隆起,网脉不显;叶柄长约1厘米。豺皮樟根 (《泉州[阅读全文:]

豺肉
浏览:5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1:40

摘要: 【功能主治】《医林纂要》:"补虚劳,攻坚积,长气力,消骨鲠。"【来源】为犬科动物豺的肉。 【性味】 甘酸,温。 ①《食疗本草》:"酸。" ②《纲目》:"[阅读全文:]

赤地榆
浏览:8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1:40

摘要: 赤地榆,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紫地榆的根。秋末采挖,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可入药。主治肠炎,痢疾,脘腹疼痛,内出血,鼻衄,便血,月经过多,产后流血,跌打损伤。【名称】赤地榆 【拼音名】Chì Dì Yú[阅读全文:]

赤小豆叶
浏览:5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1:40

摘要: 赤小豆叶,中药名。为豆科一年生半攀援或直立草本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叶。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具有固肾缩尿,明目,止渴之功效。1.赤小豆 一年生半攀援草本。茎长可达1.8m,密被倒毛。三出复叶;叶柄长8-1[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