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独叶一枝花为兰科植物扇唇舌喙兰的全株,多年生草本,块茎倒卵形至长圆形。瓣直立,卵状披针形;唇的基部有1短爪。生向阳斜坡上。分布云南、四川、贵州。能够滋阴润肺。治虚弱低热,肺燥咯腥臭痰。(《滇南本草》)【[阅读全文:]
摘要: 原形态小山兰,多年生附生草本。假鳞茎扁球形,数个相连,生于纤细的根状茎上,干后淡黄色,稍透明,具1-2圈环纹,被稀疏纤维,顶生1叶。叶片狭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15cm,宽2.5cm,先端急尖,基[阅读全文:]
摘要: 独叶岩珠,即齿瓣石豆兰,Bulbophyllum psychoon Reichb. f.,兰科,石豆兰属植物。药名:独叶岩珠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lbophyllum psychoon Reichb.[阅读全文:]
摘要: 独叶白芨,即兰科植物云南独蒜兰的块茎,主治补肺,止咳化痰,止血生肌。治矽肺,肺结核,百日咳,气管炎,消化道出血,痈肿,外伤出血。植物形态:云南独蒜兰宿根草本,高15~25厘米。 块茎肥厚,角状卵圆形,白[阅读全文:]
摘要: 独椒,本品为双子叶植物蔷薇科 Rosaceae 爪瓣花楸Sorbus unguicilata Koehne 的根皮。独椒 Dujiao 【出处】《四川中药志》。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100-3700m[阅读全文:]
摘要: 独活,别称为长生草、独滑,伞形科当归属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等地;有抗炎、镇痛及镇静作用等。本品根略呈圆柱形,下部2-3分枝或更多,根头部膨大,圆锥状,多横皱纹,顶端有茎、叶的残[阅读全文:]
摘要: 功用主治-独脚乌桕的功效:清热解毒,散结,行血。治肾炎,痈疽疮疡,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药名】:独脚乌桕 (《陆川本草》)别名:金线吊蛤蟆(浙江) 独脚乌桕(广东) 铁秤砣(江西) 白药(江西、广西)[阅读全文:]
摘要: 独脚金一年生草本,高8~15厘米。茎直立,粗糙或被毛,单生或略分枝。上部叶互生,线形;下部叶对生,线形或披针形,叶长约1厘米或更短,很少有齿缺,有时退化为鳞片。穗状花序顶生,花黄色、红色或白色,下部者疏[阅读全文:]
摘要: 【拉丁名】Cissus modecoides Planch. var. subintegra Gagn.【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白粉藤的叶。植物形态详" 独脚乌桕"条。【性味归经】苦,寒[阅读全文:]
摘要: 为双子叶植物药葡萄科植物独脚蟾蜍的块根,有解毒消肿、豁痰开窍的功效。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广东。【药 名】:独脚蟾蜍 【拼 音】:DUJIAOCHANCHU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葡萄科[阅读全文:]
摘要: 独脚金(拉丁学名:Striga asiatica (L.) O. Kuntze,别名:疳积草),玄参科独脚金属植物。其高6~25厘米,茎多呈四方形,无柄,叶片线形或狭卵形;茎单一或间有下部分枝,纤细,灰[阅读全文:]
摘要: 独花兰,稀有种。陆生直立草本。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陕西和四川等地部分海拔400至1500米阴坡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下潮湿的沟边、山谷岩壁下。优良的野生花卉,假鳞茎是治疗疮毒与蛇伤的良[阅读全文:]
摘要: 独蕨箕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须根分布多;叶片长18~25厘米,宽24~27厘米或更宽;并且有孢子叶生于下部或基部;小穗张开,疏松,有绒毛;有药用价值,主治清热解毒,滋补,平肝散结。治产后体虚,肝肾虚弱,疮[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