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拼音名】 Hóu Nán【别名】香樟、牛筋条、牛荆树【来源】樟科猴樟Cinnamomum bodinieri Levl. ,以根皮、果实入药。【生境分布】湖北、贵州。【性味】微辛,温。【功能主治】驱风[阅读全文:]
摘要: 猴闼子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果实。7-9月果熟期采摘,鲜用或晒干。灌木,高1-2m。枝直立,生短柔毛,有棘刺。叶互生,形小,革质;叶片椭圆形、狭椭圆形以至倒披针形,长2.5-3.5cm,宽1-1.5cm,先[阅读全文:]
摘要: 中文名称:猴骨。来源为 猴科动物 猕猴或 红面猴的干燥 骨骼。产地主产于 云南、 贵州、 广西、 四川、 广东、 海南等地。采收加工全年可捕猎,捕捉后杀猴去皮、肉,将骨骼晒干或焙干。 药材性状本品全架包[阅读全文:]
摘要: 獾肉来源为鼬科动物狗獾的肉,有补中益气,宜人的功效。【考证】出自《本草图经》。《纲目》:瑞,猪獾也,獾,狗獾也,二种相似而略殊。狗獾似小狗而肥,尖椽,矮足,短尾,深毛,褐色,皮可为裘须,亦食虫蚁瓜果。狗[阅读全文:]
摘要: 貒骨为鼬科动物猪獾的四肢骨。体长60-70cm,重约10kg。鼻吻较长,吻端与猪鼻酷似,鼻垫与上唇间裸露,眼小,耳短圆可见。【拉丁名】Arctonyx collaris F.Cuvier 【异名】土猪骨[阅读全文:]
摘要: 环纹苦乳菇,lactarius insulsus fr.,红菇科,乳菇属。生于阔叶林内地上。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安徽、四川、云南。环纹苦乳菇【别名】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环纹苦乳菇l[阅读全文:]
摘要: 环草是兰科植物细茎石斛的全草。【环草的功效介绍】环草(《广西民间常用草药》)。【异名】小石斛、黄草、鸡爪兰、金钗草、吊兰(《广西中兽医药植》),耳环草、细草、小金钗、细环草(《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来[阅读全文:]
摘要: 环草石斛,也叫美花石斛、万丈须、小环草、 小黄草,为兰科植物环草石斛的茎。环草石斛附生于树上或林下岩石上,性味甘、微寒,可生津益胃;滋阴清热;润肺益肾;明目强腰,但石斛碱有抑制呼吸的作用。本主题包括:对[阅读全文:]
摘要: 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是距今4500-9900万年前的松柏科、豆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的有机宝石,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琥珀由琥珀酸和琥珀树脂[阅读全文:]
摘要: 瓠子,古地名,亦称瓠子口,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瓠子,古地名,亦称瓠子口,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瓠子口决堤,东南一带连年受灾。治理20多年未见成效,至元封二年(公元前1[阅读全文:]
摘要: 画眉草(拉丁学名:Eragrostis pilosa L. Beauv.),别名星星草、蚊子草,是禾本科画眉草属的一年生植物。画眉草秆高15-60厘米,4节;叶鞘扁,疏散包茎,鞘缘近膜质,鞘口有长柔毛,[阅读全文:]
摘要: 瓠子子,即葫芦科植物瓠子的种子,可药用,治哑瘴、棒疮跌打等。(《滇南本草》)【药 名】:瓠子子【拼 音】:HUZIZI【拉丁名】: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Standl. V[阅读全文:]
摘要: 盒子草(学名:Actinostemma tenerum var.tenerum)为葫芦科盒子草属下的一个变种。也称合子草,其中文命名,朴素而精准,堪称典范。盒子草属于葫芦科、盒子草属,适合生于山坡阴湿处[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