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红孩儿,本名牛圣婴,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人物,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之子,外号“圣婴大王”,住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红孩儿曾在火焰山修炼三百年,炼成了三昧真火,使用一杆丈八火尖枪。而后到钻头号山为祸一方,常常[阅读全文:]
摘要: 红对节子为为忍冬科植物卵叶荚蒾(学名:Viburnum ovatifolium)的根,可入药,具有调经的药效。卵叶荚蒾,又名:藤草、高粱花。直立灌木。小枝平滑无毛。单叶对生,叶阔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5[阅读全文:]
摘要: 红小麻叶卵形至心形,长5- 8厘米,宽4-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圆,骤狭或浅心形,边缘有锯齿,上面疏生 小刺毛,下面脉上疏生小刺毛,钟乳体杆状,在下面沿脉纵行整齐排列,长约0.1毫米, 基出脉3,[阅读全文:]
摘要: 红山药是薯蓣科植物光叶薯蓣的块茎制成的中药,是用于解毒止痢;活血通经;止血的药物。【药名】红山药【类别】解毒止痢药;活血通经药;止血药【拼音】hóng shān yào【别名】粘薯、红孩儿、野红薯、羊角[阅读全文:]
摘要: 红川乌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双舌蟹甲草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一、中药名称【药名】红川乌【类别】祛风除湿药;散寒通络药【拼音】hóng chuān wū【拉丁学名】Rhizoma Cacaliae[阅读全文:]
摘要: 红帽顶(拉丁学名:Mallotus barbatus (Wall.) Muell. Arg.),别名毛桐,是大戟科野桐属小乔木植物。红帽顶高3-4米,嫩枝、叶柄和花序均被黄棕色星状长绒毛,叶互生、纸质,[阅读全文:]
摘要: 【功 效】:消肿拔毒。【主 治】:用于跌打损伤、疮痈疖肿、瘀血肿痛诸症。【性味归经】:苦、涩,平。入肝经。【用法用量】:内服:9一15克,水煎服。外用:煎汤熏洗患处。【中药化学成分】:其化学成分有阻止凝[阅读全文:]
摘要: 红敷地发,别名:石发、石莲,拉丁文名:Phyllagathis elattandra Diels. 为野牡丹科、锦香草属多年生草本,具地下走茎,粗约1厘米,有明显的叶痕;茎极短,有叶2-3对。叶片纸质,[阅读全文:]
摘要: 红接骨草为苦苣苔科植物耳草长蒴苦苣苔的全草。有散瘀消肿止痛功效。耳草长蒴苦苣苔:多年生草本,具长根状茎。叶均基生;无柄或具柄,柄扁,长达2cm,宽3-6mm;叶片干时革质,长圆状披针形,长6.5-10c[阅读全文:]
摘要: 红旱莲为藤黄科、金丝桃属多年生草本,高达1m。茎直立,具4棱。叶卵状披针形,长5—9cm,宽约2cm,先端 渐尖,基部抱茎,两面都有黑色小斑点。聚伞花序顶生;花金黄色,直径约2.8cm,萼片、花瓣各5,[阅读全文:]
摘要: 红景天(学名:Rhodiola rosea L.),别名孕都尔、扫罗玛尔布,为景天科红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素有“西藏人参”和“东方神草”之称,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红景天高10-20厘米;根粗壮,直[阅读全文:]
摘要: 红曲(拉丁学名:Monascus purpureus Went),又称红曲霉、红糟,是一种中草药,分布于中国河北、江西、浙江等地。红曲以籼米为原料,将曲霉科真菌红曲霉的菌丝体寄生在粳米上而成,初期无色,[阅读全文:]
摘要: 为大风子科植物山羊角树的种子。性凉,味苦,无毒。功能主治:除风补脑。治头闷目眩,有药用价值。【药名】:红木子 【别名】: 山羊角树、山丁木。 【汉语拼音】:hong mu zi 【英文名】:Seed o[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