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叶莲,中药名。系藏族习用药材。为小檗科植物桃儿七Sinopodo-phμllum hexandrum (Roμle)Ying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杂质,干燥。具有调经活血的功效。用于[阅读全文]
摘要: 睾丸疼痛(testis pain)多见于睾丸炎和睾丸损伤。睾丸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除血行感染外,更常见细菌经尿道逆行至附睾和睾丸,造成附睾炎、睾丸炎,临床可见附睾与睾丸肿胀和疼痛。睾丸损伤通常有外伤史[阅读全文]
摘要: 又名山薄荷、蛇总管,蛇通管,盘龙七、母猪花头。为唇形科植物香茶菜的全草,分布于我国南部。采集,花开时割取地上部分,干燥即成。或临时采用新鲜品。山薄荷、蛇总管(《南宁市药物志》),蛇通管(《广西中药志》)[阅读全文]
摘要: 小叶野决明,多年生草本,高达50~90cm。茎直立,上部有分枝,枝具棱,淡绿色,疏生长柔毛。花期4月,果期7~8月。生于田边、路旁、园地内及空旷杂草中。味苦、性寒,有清热消肿的功能。小叶野决明多年生草本[阅读全文]
摘要: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又称曲细精管发育不全或原发小睾丸症或Klinefelter综合征(Klinefeltersyndrome)。1942年由Klinefelter、Reifenstein及Albright[阅读全文]
摘要: 睾丸胀痛是由男性生殖系统及其局部炎症、损伤等原因所致睾丸组织的胀痛症状。睾丸胀痛大体可以分为:急性的持续疼痛和慢性的经常性疼痛,其中急性的持续疼痛急性睾丸疼痛多见于睾丸炎和损伤。目前很多的男性在睾丸问题[阅读全文]
摘要: 睾丸萎缩,是指男子睾丸缩小痿软之一种病证,也称“子萎”,以一例或双侧睾丸萎缩,既小又软为特征,大多数能引起不育,多继发于腮腺炎或外伤,也有先天性者。多因肾气亏乏,或病邪损伤引起。先天性睾丸发育不良者不易[阅读全文]
摘要: 小叶金老梅,药用植物。生于海拔900-5000m的干燥山坡、岩石缝中。有利湿;止痒;解毒之功效。生于海拔900-5000m的干燥山坡、岩石缝中。【生药材鉴定】叶多卷缩,展平后倒卵形或椭圆形,长6-12m[阅读全文]
摘要: 附睾结石在医学上也称作精囊结石,发生在精囊内的结石称为精囊结石。临床上极为罕见。由于精囊的慢性炎症,射精管阻塞,精囊液潴留,代谢紊乱等引起无机盐结晶沉积在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炎性渗出物上形成。结石常为多发,[阅读全文]
摘要: 小叶金花草为中国蕨科植物野鸡尾的全草,在秋季采收。有清热,利湿,解毒,止血,治风热感冒,急性胃肠炎,痢疾,黄疸,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疔疮,外伤肿痛的功效。多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根状茎横走,蔓延而长[阅读全文]
摘要: 附睾囊肿(epididymal cyst)又称精液囊肿(spermatocele),发病年龄为20~40岁。附睾囊肿是囊性的,无痛或轻微疼痛、有时伴有下坠感的阴囊肿块,内含精子和液体。附睾囊肿发生的常见[阅读全文]
摘要: 植株高30-60cm。根茎短而直立,被深棕色、有缘毛的狭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0-20cm,禾秆色,基部疏被小鳞片,向上更稀;叶片草质,狭披针形或椭圆状狭披针形;羽片约30对,互生,斜向上,狭披针[阅读全文]
摘要: 小叶鹅掌柴是一种多年生常绿灌木,隶属于药五加科,国内主要产于云南东南部,通常生长于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坡灌丛中。枝叶系传统中药,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功效。灌木,高5米;小枝粗壮,淡棕紫色,当年生[阅读全文]
摘要: 前列腺结核临床表现附睾常可受累,肿大发硬,表面不规则,呈结节状,轻度压痛,偶尔可有输精管串珠状结节。病变严重时,有射精时痛,血精,精液减少和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结核是整个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病变的一部分,而泌[阅读全文]
摘要: 小叶鼠李为落叶灌木,树皮灰色或暗灰色,枝干较坚硬,枝对生或近对生,具短枝,小枝灰褐色,初发时具短细毛,成长枝褐色或紫褐色,具光泽,无顶芽,先端常成利刺,芽卵形,钝尖头,灰黄褐色,无光泽。小叶鼠李性喜光耐[阅读全文]
摘要: 脆性 X 染色体是指在 Xq27 ~ Xq28 带之间的染色体呈细丝样,导致其相连的末端呈随体样结构。由于这一细丝样部位易发生断裂。故称脆性部位( fragile site )。将 Xq27 处有脆性部[阅读全文]
摘要: 小喇叭,铜管乐器家族的一员,常负责旋律部分的演奏,也是铜管乐器家族中音域最高的乐器。常用于军乐队、管弦乐团、管乐团、爵士大乐团或一般爵士乐,视曲目编制需求而有不同。近代最常见的小号为B♭大调小号(降B大[阅读全文]
摘要: 包皮就是包在阴茎头外面的一层皮肤。翻转包皮,可见龟头后面呈环状缩小部位叫做冠状沟。在冠状沟附近的皮肤里有许多皮脂腺,分泌一种具有臭味的分泌物,呈黄白色泥状,称为“包皮垢”。 在出生的第一年,男婴的包皮通[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