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壮筋续骨丹处方:当归60克 川芎30克 白芍30克 炒熟地120克 杜仲30克 川断45克 五加皮45克 骨碎补90克 桂枝30克 三七30克 黄耆90克 虎骨30克 破故纸60克 菟丝饼60克 党参6[阅读全文]
摘要: 《伤科补要》卷三:壮筋养血汤处方:白芍9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川断12克 红花5克 生地12克 牛膝9克 牡丹皮9克 杜仲6克功能主治:治伤筋络。用法用量:河水煎服。摘录:《伤科补要》卷三清·《伤科补[阅读全文]
摘要: 增补省风汤处方:半夏3克(姜制)防风3克 全蝎6克(去翅、足)胆星 甘草(炙)生白附 生川乌 木香(不见火)各1.5克功能主治:治中风口眼歪僻,痰涎壅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明医指掌》卷二...[阅读全文]
摘要: 增益八味丸处方:熟干地黄(酒洒九蒸,晒干称)鹿茸(去毛,炙)五味子各120克 山药(大块者,酒浸一宿)山茱萸(去核)大附子30克(炮)牛膝(酒浸一宿)各60克 白茯苓 牡丹皮(去骨)泽泻(酒浸一宿)各4[阅读全文]
摘要: 增液麻仁汤处方:玄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厚朴10克,大黄6-10克,杏仁10克,白芍10-15克,枳实10克,黑芝麻15-30克。功能主治:滋阴泻热,增液润肠。主胃肠燥热,素体阳盛,阴液不足[阅读全文]
摘要: 增液解毒汤处方:生地30克 玄参12克 麦冬9克 石斛9克 沙参9克 丹参9克 赤芍9克 花粉9克 银花15克 连翘9克 炙鳖甲9克 炙龟版9克 生甘草6克功能主治:养阴增液,清热解毒。治热毒伤营耗液所[阅读全文]
摘要: 增液润燥汤处方:生地20克,元参20克,麦冬10克,乌梅15克,沙参15克,五味子12克,当归12克,知母15克,天冬12克,地骨皮15克,白芍15克,玉竹20克,党参10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滋阴润[阅读全文]
摘要: 《温病条辨》卷二:增液承气汤处方:元参30克 麦冬24克(连心)细生地24克 大黄9克 芒消4.5克功能主治:滋阴增液,泄热通便。治阳明温病,热结阴亏,燥屎不行,下之不通,津液不足,无水舟停,服增液汤不[阅读全文]
摘要: 《温病条辨》卷二:增液汤处方:元参30克 麦冬24克(连心)细生地24克功能主治:增液润燥。治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其阴素虚,不可用承气汤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口干则[阅读全文]
摘要: 增明丸处方:当归 芍药 川芎 熟干地黄 木香 连翘 甘草 槟榔各30克 山栀子 薄荷叶 黄芩各15宽 大黄60克 芒消23克 牵牛(轻炒,取头末)45克制法:上药同为细末,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阅读全文]
摘要: 增损逍遥散处方: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陈皮15克,清半夏10克,羌活10克,桂枝10克,白芥子10克,附片10克,秦艽10克,茯苓10克,以白酒作引。功能主治:疏肝和脾,散寒祛风。主风寒乘[阅读全文]
摘要: 增损肾沥汤别名:肾沥汤(《外台秘要》卷十一)。处方:羊肾1具 远志 人参 泽泻 干地黄 桂心 当归 茯苓 龙骨 黄芩 甘草 芎藭各6克 生姜18克 五味子3克 大枣20枚 麦门冬6克制法:上十六味,哎咀[阅读全文]
摘要: 增损理中丸别名:枳实理中丸(《类证活人书》卷十八)、加减理中丸(《圣济总录》卷二十五)。处方:人参60克 白术60克 甘草60克(炙)干姜45克(炮)枳实4枚 茯苓60克制法:上药研末,以蜜和为丸,如弹[阅读全文]
摘要: 增损泽兰丸处方:泽兰 甘草 当归 芎藭各53克 附子 干姜 白术 白芷 桂心 细辛各30克 防风 人参 牛膝各38克 柏子仁 干地黄 石斛各45克 厚朴 藁本 芜荑各15克 麦门冬60克制法:上药二十味[阅读全文]
摘要: 增损柴胡汤处方:北柴胡 人参 甘草 半夏 陈皮 川芎 白芍药各等分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产后虚羸,寒热如疟,食少腹胀。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5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至220毫升,去滓[阅读全文]
摘要: 增损当归丸处方:四物汤15克 防风 独活 全蝎各15克 续断(原方无)茴香各30克 苦楝(酒煮)玄胡索(炒)木香 丁香各6克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三阴受邪,心腹疴痛。用法用量[阅读全文]
摘要: 增损四物汤(易简方)处方:当归、川芎、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芍药,各等分。炮制:上俰咀。功能主治:治妇人气血不足,四肢怠惰,乏力少气。兼治产后下血过多,荣卫虚损,阴阳不和,乍寒乍热,并皆服之。[阅读全文]
摘要: 增损启膈散处方:川贝母9克,郁金9克,当归9克,沙参9克,蜣螂虫9克,急性子9克,昆布9克,丹参12克,海藻12克,红花6克。功能主治:化痰软坚,活血散瘀。主痰瘀互结。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