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圣济总录》卷六十八:郁金散处方:郁金30克 莲实(去皮)黄耆(锉)各7.5克制法:上药三味,捣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吐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克,冷水调下,不计时候服。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八《杂病源[阅读全文]
摘要: 郁李核丸处方:郁李核仁22克 松萝22克 海藻22克 桂心 大黄各45克 葶苈37.5克 黄连15克 通草7.5克 石韦7.5克(去毛)制法:上药九味,捣合下筛,和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利水消肿[阅读全文]
摘要: 郁李仁散处方:郁李仁 牵牛子各30克 槟榔 干地黄各23克 桂 木香 青橘皮 延胡索各1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妇人气血壅涩,腹胁胀闷,四肢浮肿,坐卧气促。用法用量:每次6克,食前用温酒调下。[阅读全文]
摘要: 郁李仁丸处方:郁李仁60克 牵牛子45克(熬)甘遂(熬)30克 防葵22克 庵闾子 桑白皮 槟榔各30克 橘皮 泽泻各15克 茯苓 泽漆叶(炙)杏仁(去皮、尖)各22克制法:上药十二味,捣末过筛,蜜和丸[阅读全文]
摘要: 遗山牢牙散别名:牢牙散(《普济方》卷三六六)。处方:茯苓 石膏 龙骨各30克 寒水石 白芷各15克 细辛9克 石燕子(大者)1枚(小者用1对)制法:上七味,为末。功能主治:治牙齿疏豁疼痛。用法用量:早晨[阅读全文]
摘要: 遇仙补寿丹处方:蝙蝠10个(捣烂,晒干)紫黑桑椹2.4升(取汁,滓晒干)杜仲 童子发各180克 天门冬90克 黄精(蜜蒸,晒九次)何首乌 熟地 川椒各120克 枸杞 当归各60克(为末)旱莲草 秋石丹[阅读全文]
摘要: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遇仙立效散处方:御米壳(去蒂.盖.炒黄)、川当归(洗)、甘草,各二两;赤芍药、酸榴皮、地榆,各半两。炮制:上为粗散。功能主治:治诸般恶痢,或赤或白,或浓淡相杂,里急后重,脐腹绞[阅读全文]
摘要: 遇仙丹处方:黑牵牛子(半生半炒,研取头。末)120克 三棱 蓬术 茵陈 槟榔(供用生)各15克制法:上药研末。每120克,用皂角I.5克浸揉汁煮,取白面30克打糊为丸。功能主治:消积杀虫。治食鱼、鳖、蟹[阅读全文]
摘要: 远志酊来源:为远志流浸膏经加工制成的酊剂。性状:为棕色的液体。炮制:取远志流浸膏200ml,加60%乙醇使成1000ml,混合后,静置,滤过,即得。功能主治:祛痰药。用于咳痰不爽。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阅读全文]
摘要: 远志莲粉粥处方:远志30克 莲子15克 粳米50克制法:先将远志泡去心皮与莲子均研为粉,再煮粳米粥,候熟入远志和莲子粉,再煮一二沸。功能主治:补中,益心志,聪耳明目。适用于健忘、怔忡、失眠等症。用法用量[阅读全文]
摘要: 远志流浸膏来源:为远志经加工制成的流浸膏。性状:为棕色的液体。炮制:取远志中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1~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阅读全文]
摘要: 远志汤处方:远志(去心.二钱半) 人参(去芦.半两) 石菖蒲(半两) 羌活(去芦.半两) 细辛(洗.去苗.半两) 麻黄(去根.半两) 赤芍药(一两) 白术(一两)功能主治:治心经受病,多汗恶风,善怒,口[阅读全文]
摘要: 远志散处方:远志30克(去心)白术30克 肉桂45克(去皱皮)人参30克(去芦头)鳖甲45克(涂酥炙令黄,去裙襕)天门冬30克(锉去心,焙)杜仲30克(去粗皮,微炙令黄,锉)川椒30克(去目及闭口者,微[阅读全文]
摘要: 远志圆处方:远志(去心.姜汁炒)、牡蛎(煅.取粉),各二两;白茯苓(去皮)、人参、干姜(炮)、辰砂(别研),各一两;肉苁蓉(净洗.切片.焙干)四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丈夫[阅读全文]
摘要: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远志丸处方:远志(去心,姜汁炒)牡蛎(煅,取粉)各60克 白茯苓(去皮)人参 干姜(炮)辰砂(别研)各30克 肉苁蓉(净洗,切片,焙干)12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阅读全文]
摘要: 越鞠保和丸处方:苍术(米泪浸三宿,炒)30克 抚芎(酒洗)30克 神曲(炒)30克 香附(童便浸,炒)30克 栀子(炒)15克 陈皮30克 半夏(炮)30克 白茯苓30克 连翘15克 莱菔子(炒)15克[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