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肛安栓,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消肿止痛。用于内痔、外痔、混合痔等出现的便血、肿胀、疼痛。地榆(炭)、盐酸小檗碱、人工麝香、冰片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消肿止痛。用于内痔、外痔、混合痔等[阅读全文]
摘要: 脾良性肿瘤主要包括脾错构瘤、淋巴管瘤血管瘤、纤维瘤、脂肪瘤等脾良性肿瘤多为单发。瘤体体积较小时可无临床症状和体征,偶然在切除脾脏时或在尸检时发现,脾脏良性肿瘤临床罕见。根据起源组织的不同主要分为3大类型[阅读全文]
摘要: 肛泰栓,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消肿止痛。用于痔疮引起的便血、肿胀、疼痛。人工麝香、冰片等。本品为暗绿色鱼雷形的栓剂;气香。本品具有抗炎、止血、抑菌和镇痛作用。经试验证实,本品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凉[阅读全文]
摘要: 皮样表皮样囊肿可发生于椎管内任何部位,但以胸腰段、脊髓圆锥和马尾多见。病变以硬膜下层多见,较少部分位于髓内及硬膜外。(一)发病原因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有的病人伴有脊柱裂等异常表现,最可能的原因为胚胎形[阅读全文]
摘要: 川朴,芳香化湿中药,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出自《神农本草经》。现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药名:川朴汉语拼音:chuan po英文名:CORTEX MAGN[阅读全文]
摘要: 消痔灵注射液,中成药、医保工伤用药、外科用药,主要成份为明矾、鞣酸、三氯叔丁醇、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枸橼酸钠、亚硫酸氢钠、甘油。消痔灵注射液具有收敛、止血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内痔出血、各期内痔、静脉曲[阅读全文]
摘要: 皮脂腺癌(sebacEous carcinoma)罕见,是来源于皮脂腺细胞的恶性肿瘤。真正发生于皮脂腺者很少,而发生于Meibom腺(一种特殊的皮脂腺)的癌较多见。本病多见于老年男性患者,好发于眼睑、头[阅读全文]
摘要: 匍行性血管瘤,皮损特点为细小,铜色到鲜红色斑点,倾向演变为丘疹,成群发生,形成小环状或匍行性外观。真皮乳头层和真皮上层毛细血管扭曲扩张。无炎症浸润及红细胞外渗。(一)发病原因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和环境[阅读全文]
摘要: 皮肤淋巴细胞瘤(Lymphocytoma cutis)又称Spiegler-fendt类肉瘤,Spiegler-fendt假性淋巴瘤或Bäfverstedt皮肤良性淋巴结病(Lymphadenosis[阅读全文]
摘要: 生肌八宝散, 生肌收敛。用于疮疡溃烂,腐肉将尽,疮口不收。炉甘石(煅) 120g 石膏(煅)150g 龙骨(煅)90g 赤石脂(煅) 120g 血竭 15g 冰片 18g 轻粉 45g 蜂蜡 90g 【[阅读全文]
摘要: 痔血丸,消肿解毒,通便止血。用于内痔出血,外痔肿痛。大黄 80g象牙屑60g胡黄连80g 乳香(制) 20g桃仁 60g刺猬皮(制)20g 地榆(炭)40g雄黄10g穿山甲(醋制)20g 当归80g荆芥[阅读全文]
摘要: 皮肤软骨瘤(cutaneouscartilaginoustumor)少见,可能是源自于间充质细胞的一种肿瘤。肿瘤位于指趾和掌跖部,表现为坚硬的斑块,直径3cm,肿瘤位于真皮,并扩展至皮下组织,呈分叶状团[阅读全文]
摘要: 简介拼音名:Zhanjiang Sheyao英文名:书页号:Z19-208 标准编号:WS3-B-3698-98【处方】巴豆叶 威灵仙 鸡骨香(根皮)侧柏叶 田基黄 七星剑(叶) 细辛 两面针(皮) 半[阅读全文]
摘要: 皮肤纤维瘤是成纤维细胞或组织细胞灶性增生引致的一种真皮内的良性肿瘤。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中青年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可自然发生或外伤后引起。黄褐色或淡红色的皮内丘疹或结节是本病的临床特征。病损生长缓慢,[阅读全文]
摘要: 小败毒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口服,一次10-20克,一日2次。孕妇忌用。1.三岁以下儿童慎用。 2.忌食辛辣食物。 3.体质虚弱、脾[阅读全文]
摘要: 厚朴子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果实或种子。聚合果长椭圆状卵形,长约9~12厘米,直径约5~6厘米,顶端截形,基部近圆形,心皮排列紧密,木质,先端有弯尖头。【厚朴子的功效介绍】:厚朴子 (《别录》)【[阅读全文]
摘要: 厚朴子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果实或种子。聚合果长椭圆状卵形,长约9~12厘米,直径约5~6厘米,顶端截形,基部近圆形,心皮排列紧密,木质,先端有弯尖头。气弱,味微涩。可用于治疗消食;理气;散结。主[阅读全文]
摘要: 五黄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瘀散结,除湿收敛。用于针眼及眼部疖肿。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瘀散结,除湿收敛。用于针眼及眼部疖肿。每支装2.5克涂敷于外眼及皮肤病变部位适量(根据患处面积大小),每日一至三[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