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类固醇肌病是指由皮质类固醇激素导致的肌肉萎缩和肌无力,也称为皮质类固醇性多发性肌病。本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类型。慢性类固醇肌病较急性常见,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盆带肌无力,并逐渐进展,波及肩胛带肌和四肢近端[阅读全文:]
摘要: 雷凡斯坦综合征(Reifenstein综合征)属X-连锁隐性遗传疾病。临床出现:无子宫和输卵管,附睾和输精管发育不全。到了青春期,出现阴毛、腋毛和男子乳房发育,睾丸小,无精子。激素因素:雷凡斯坦综合征的[阅读全文:]
摘要: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hyperstimulationsyndrome,OHSS)为体外受孕辅助生育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多见于促性腺激素(HMG/HMG+hCG等)治疗期间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阅读全文:]
摘要: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hypothyroidism)系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不足或生理效应不足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老年人亦不少见,文献报告年龄65岁的老年人中,临床甲减的患病率约为1%[阅读全文:]
摘要: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所致的一组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老年人群甲亢的患病率约为0.4%~2.3%,约占所有甲亢病人[阅读全文:]
摘要: 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患病率可达7%~50%,若包括各种亚临床型神经病,则可高达90%,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神经系统任何部位(周围神经,脊髓和脑)[阅读全文:]
摘要: 类固醇5α-还原酶2缺乏综合征(steroid 5α-reductase deficiency)曾命名为假阴道会阴阴囊型尿道下裂、家族性不完全男性假两性畸形Ⅱ型。研究发现,催化睾酮转变为二氢睾酮(DHT[阅读全文:]
摘要: 1962年,Goudie和Pinkerton报道1例22岁的女性病人,同时有腺垂体炎和桥本甲状腺炎。以后有不少学者相继报道若干病例,表现为腺垂体炎伴腺垂体功能减退。这些病例的组织学特点是腺垂体有弥漫性淋[阅读全文:]
摘要: 淋巴管炎多数是通过局部创口或溃疡感染细菌所致,也有一些患者没有明确的细菌侵入口,感染从淋巴管传播到局部的淋巴结所致。本病多见于四肢,往往有一条或数条红色的线向近侧延伸,沿行程有压痛,所属淋巴结可肿大,疼[阅读全文:]
摘要: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ofinappropriatesecretionofantidiuretichormone,SIADH)由Schwartz于1957年首先报道,乃因抗利尿激素([阅读全文:]
摘要: 空鞍综合征(empty sella syndrome)是指蛛网膜下腔疝入垂体窝内,使垂体受压变形及蝶鞍扩大引起的1组综合征。空鞍综合征一词最早于1949年由Sheehan和Summers曾用于描述产后垂[阅读全文:]
摘要: 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CS)又称皮质醇增多症(hypercortisolism),曾译为柯兴综合征,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肾上腺皮质长期分泌过多糖皮质激素所产生的临床症候群,也称为[阅读全文:]
摘要: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是一种由于体内过量的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四碘甲腺原氨酸(T4,也即甲状腺素)造成的临床症状。甲亢会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阅读全文:]
摘要: 急性甲状腺炎是甲状腺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由细菌或真菌感染所致。细菌或真菌经血液循环、淋巴道或邻近化脓病变蔓延侵犯甲状腺引起急性化脓性炎症,其中以邻近化脓性病灶蔓延最多见。继发感染也是另一种可能的原因。[阅读全文:]
摘要: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病是指甲亢本身引起的肝损害。临床出现黄疸、转氨酶升高、食欲不振、厌油、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流行病学:据有关前瞻性研究表明,76%甲亢病人用药前至少有一项肝生化指标异常。其中64.2%甲[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