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朝鲜崖柏(拉丁学名:Thuja koraiensis Nakai),柏科侧柏亚科崖柏属乔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危。朝鲜崖柏高达10米;幼树树皮红褐色,平滑,有光泽,老树树皮灰红褐[阅读全文:]
摘要: 朝鲜崖柏,乔木,高达10m,胸径30-75cm。幼树树皮红褐色,平滑,有光泽;老树树皮来红褐色,浅纵裂。枝条平展或下垂,树冠圆锥形。叶鳞形,长1-2mm,先端钝或微尖,背面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腺点;下部的鳞[阅读全文:]
摘要: 植物朝鲜当归,学名为Angelica gigas Nakai。 作为中药材的朝鲜当归,是指伞形科植物朝鲜当归的根。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米。根根颈粗短;根圆锥形,径2-5厘米,有支根数个,灰褐色。茎茎[阅读全文:]
摘要: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m。树皮淡褐色,长方形片状开裂:幼枝略近四方形,密被棕色贴生短柔毛,老枝褐色,无毛。冬芽腋生,尖圆锥形,长近2mm,密被贴生棕色短柔毛。药材基源:为 山茱萸科植物朝鲜梾木的枝[阅读全文:]
摘要: 常绿乔木,高可达15m。小枝粗壮,初有淡黄色长毛,后几无毛,仅节上留有毛。采收和储藏科夏季剥取树皮,晾干或炕干。单叶互生;叶柄长1.5-2.5cm,被白色长毛;托叶痕长约9mm;叶革质;叶片倒披针形或倒[阅读全文:]
摘要: 【制法】选树干径达15厘米以上的桂树(过嫩则质量差,不宜砍伐),将树干锯成50厘米长的短节,剥下树皮(切勿折破),置于室内以青草覆盖“发汗”,至发热时取出,再按树皮的厚薄大小,纵切成宽约10~15厘米的[阅读全文:]
摘要: 柴胡,中药名。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阅读全文:]
摘要: 柴胡叶链荚豆(学名:Alysicarpus bupleurifolius),为双子叶植物纲 、豆科、链荚豆属的一个植物种。产于广东、广西西南部、云南南部和台湾南部。生荒地草丛中、稻田边及山谷阳处,海拔1[阅读全文:]
摘要: 柽柳(拉丁学名:Tamarix chinensis Lour.,别名:垂丝柳),柽柳科柽柳属植物。它产于中国各地。它高3~6米,老枝直立,暗褐红色,有光泽,嫩枝繁密纤细,叶鲜绿色,基部背面有龙骨状隆起,[阅读全文:]
摘要: 【拉丁名】 Tamarix chinensis Lour.( 柽柳) 【来源】为柽柳科植物柽柳、桧柽柳或多枝柽柳的花,植物形态详"柽柳"条。 【功用主治】治中风,又清热毒,发麻疹。[阅读全文:]
摘要: 椿叶,拉丁名:Toona sinensis (A.juss.)Roem.为楝科植物香椿的叶,植物形态详椿白皮条。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香椿的叶,植物形态详椿白皮条。春季采收,多鲜用。香椿叶乔木,高达16m[阅读全文:]
摘要: 椿树花(拉丁学名:Toona sinensis (A. Juss.) Roem.),别称毛椿、椿芽、春甜树等,楝科香椿属落叶乔木植物的花。高达25米,树皮浅纵裂,片状剥落。偶数羽状复叶,长30到50厘米[阅读全文:]
摘要: 椿白皮Cortex toonaeSinensis又名香椿皮,为楝科植物香椿树皮、根皮的韧皮部,气微,苦涩,凉。主要分布在陕西、四川、湖北、贵州等地,含川糠素、甾醇、鞣质等化学成份。即可外用,也可内服。具[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