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拼音名】Yǎnɡ Tiān Zhōnɡ Gēn 【别名】朝天罐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假朝天罐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dix Osbecdiae Crinitae 采收和储藏:秋[阅读全文:]
摘要: 驼绒藜(拉丁学名:Krascheninnikovia ceratoides (L.) Gueldenst.),别名为优若藜,是苋科驼绒藜属半灌木。驼绒藜植株高0.1-1米,分枝多集中于下部,斜展或平展;[阅读全文:]
摘要: 元宝槭(拉丁学名:Acer truncatum Bunge),俗名为槭(qì)、五脚树、平基槭等,是属于被子植物门无患子科槭属落叶乔木植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无危物种[阅读全文:]
摘要: 元宝草(别名:王不留行、刘寄奴、对叶草等)是金丝桃属藤黄科植物,半常绿小灌木。其高达1米,全株光滑无毛。多分枝,小枝对生,圆柱形,红褐色。叶片有透明腺点,长椭圆形,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花顶生,单生或成[阅读全文:]
摘要: 兖州卷柏,学名Selaginella involvens (Sw.) Spring,卷柏科 ,卷柏属。石生,早生,直立,高15-35 (-65)厘米,具一横走的地下根状茎和游走茎,其上生鳞片状淡黄色的叶[阅读全文:]
摘要: 厓花子分布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河南等地。为海桐科植物台湾圆果海桐的根、叶及种子台湾圆果海桐灌木或乔木,高1~6米,全体无毛。 小枝近轮生。单叶互生,常集生于枝端,薄革质[阅读全文:]
摘要: 印度菩提树皮又名:卑钵罗树(《大唐西域记》),菩提树(《酉阳杂俎》),印度波树, 为桑科植物思维树的树皮。常绿秃净大乔木,高达30余米。幼株常附生于其它树上。树干有极大的凹凸部,分枝扩展,垂生气根。叶革[阅读全文:]
摘要: 偶蹄目牛科的1属,亦专指本属动物“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体型中等匀称,体长95~148厘米,肩高54~84厘米,尾长2~12厘米,体重20~40千克;四肢纤细,蹄窄;仅[阅读全文:]
摘要: 面灰黑色,粗糙,有6条明显的纵棱及3~4条横向的浅纹。两端略平坦,呈六棱形。质坚而脆,遇潮湿后易散碎。微有青草气。以干燥、色黑、坚实、均匀、无杂质者为佳。【草药名】: 原蚕沙 【内容介绍】: 原蚕沙 ([阅读全文:]
摘要: 原蚕沙,呈短圆柱形小粒,长2~5毫米,直径1.5~3毫米。表面灰黑色,粗糙,有6条明显的纵棱及3~4条横向的浅纹。两端略平坦,呈六棱形。质坚而脆,遇潮湿后易散碎。微有青草气。以干燥、色黑、坚实、均匀、无[阅读全文:]
摘要: 原蚕蛾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雄性全虫。又名晚蚕蛾。具有补肝益肾,壮阳涩精。主治肾阳虚弱,阳痿早泄,遗精滑精,尿血白浊,腰膝酸痛,阴茎涩痛等功效。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鳞片。体长1.6~2.3厘米。翅展3.9[阅读全文:]
摘要: 友水龙骨( Polypodiodes amoena (Wall. ex Mett.) Ching),附生植物,附生于石上或大树干基部,海拔1000-2500米。附生植物。根状茎横走,直径约5-7毫米,密[阅读全文:]
摘要: 椴树,又名:青科榔、家鹤儿。落叶乔木,高约15米。生于山谷或山坡上阔叶杂木林中。分布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叶上果根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