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山五味子灌木,茎直立,单叶对生,排列紧密;倒卵形,叶缘有浅波状钝齿,叶脉于下面凸出,被毛;聚伞花序复排为圆锥状;花白色,花冠管状,核果红色。热盾色深,椭圆形,花期夏季。【山五味子的功效介绍】:山五味子[阅读全文:]
摘要: 山五味子叶为忍冬科植物珍珠荚蒾的叶,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有消肿止痛;敛疮生肌等功效。珍珠荚蒾 常绿灌木,直立或攀援状,高达3m。小枝多,被有粗毛 ,老渐无毛,具有近圆形的皮孔。叶对生;叶柄长3-6[阅读全文:]
摘要: 山佛手,又名本变种与上述变种区别在于叶片心状宽卵形或近圆形,长8-13厘米,宽7-12厘米,边缘较浅裂,裂片急尖,顶生裂片比侧生者仅稍长或近等长。为双子叶植物药蔷薇科植物山佛手的果实。【英文名】 Mou[阅读全文:]
摘要: 山五味子根为忍冬科植物珍珠荚蒾的根,具有解毒、止血、止泻等功效。珍珠荚蒾 常绿灌木,直立或攀援状,高达3m。小枝多,被有粗毛,老渐无毛,具有近圆形的皮孔。叶对生;叶柄长3-6mm;叶纸质至厚纸质;倒卵形[阅读全文:]
摘要: 山佩兰单叶俩兰 多年生草本,高1-2m;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长40-80cm;花、果期6-11月;生于丘陵地带的山坡向阳草丛中及沟边。广布全国各地,除新疆、西藏外。单叶俩兰 多年生草本,高1-2m。地下[阅读全文:]
摘要: 山刺柏,学名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柏科,常绿乔木或灌木。【内容介绍】 山刺柏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为柏科植物刺柏的根或果实。 植物形态 刺柏,又名:刺松、短柏木、杉柏[阅读全文:]
摘要: 山刺梨是蔷薇科的植物,以根、果实可以入药。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内容介绍】:山刺梨 (《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刺梨根,色瓦(藏名)。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绢毛蔷薇的根及果实。[阅读全文:]
摘要: 山半夏是一种天南星科的药用植物。所属卷:Typhonium Schott 所属科:Araceae 中文名:山半夏 其它中文名:马蹄跌打(景洪),小黑牛(莲山)。 文献来源:Typhonium trilo[阅读全文:]
摘要: 山合香,中药名。唇形科植物粉红动蕊花的全草。分布于湖北、四川等地。生于山坡草丛中。味辛;苦;性凉。有清热明目;散风通络;祛湿解毒功能。粉红动蕊花,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茎。茎上升,多分枝,基部近圆柱形,上部[阅读全文:]
摘要: 山吴萸,是芸香科中吴茱萸属中的物种之一,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山吴萸(拟)Euodiatrichotoma(Lour.)Pierre,以果及叶入药。多产广西西部及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南部。生于海拔30[阅读全文:]
摘要: 山吴萸果,芸香科,喜生溪涧两岸湿润的丛林中。【山吴萸果的功效介绍】:山吴萸果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山吴萸的果实。植物形态详五除叶条。【性味】苦辛,温。【功用主治-山吴萸果的功效】[阅读全文:]
摘要: 山土瓜(学名:Merremia hungaiensis)为旋花科鱼黄草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贵州、四川、云南、甘肃陇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200米至3,2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山坡[阅读全文:]
摘要: 山地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多在荒废的野地,以向阳地最常看到它的开放,它的花於秋冬都会开放,茎为绿色,木质化,根有根瘤菌,会产生固氮作用,叶子的特色是,有成对的托叶,呈披针形的叶子长在顶端,而椭圆形的叶[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