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常绿藤本,长5-10m。具腋生卷须;枝纤细,绿色,有不明显的条纹。单叶互生,纸质至厚纸质;叶柄长3-10cm;叶片卵形、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8-20cm,宽4-15cm,先端渐尖,钝尖或突尖,基部变化[阅读全文]
摘要: 腺毛金星蕨,Thelypteris glanduligera (Kunze) Ching,金星蕨科沼泽蕨属植物。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至广东、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别名】水蕨菜【来源】[阅读全文]
摘要: 多年生半木质草本。根茎常不规则结节状增大,径可达3厘米,其上有纤细纤维状须根。茎斜向上升,常多数自根茎生出,高15—40厘米,少分枝或不分枝,四棱形,密被下向灰白色微柔毛。所属卷: Rabdosia ([阅读全文]
摘要: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称为血流阻力。在湍流的情况下,血液中各个质点不断变换流动的方向,故消耗的能量较层流时更多,血流阻力就较大。血管内径变小,血液粘滞度增加。血脂淤积,血液粘滞度增加,导致血管[阅读全文]
摘要: 苋(拉丁学名:Amaranthus tricolor L.,别名:雁来红,读音:xiàn),苋科苋属植物。它原产印度,分布于亚洲南部、中亚、日本等地。其高80~150厘米,茎粗壮,绿色或红色;常分枝,幼[阅读全文]
摘要: 息肉(Polyp)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赘生物,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错构瘤、腺瘤及其他肿瘤等。息肉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临床表现多见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某些胃肠道息肉综合征。"息肉"[阅读全文]
摘要: 又称莫实、苋子、苋菜子。为苋科植物苋种子。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地上部分,晒后搓揉脱下种子,扬净,晒干。一年生草本。茎直立,粗壮,绿色或红色,分枝较少,高80-150cm。叶互生;叶辆长3-10cm,绿[阅读全文]
摘要: “苋根”在《*辞典》主治:治阴囊肿痛,痔疮,牙痛,跌打损伤,崩漏,带下。“苋根”在《中华本草》主治】清解热毒;散瘀止痛。主痢疾;泄泻;痔疮;牙痛;漆疮;阴囊肿痛。【出处】《石药尔雅》 【拼音】 Xiàn[阅读全文]
摘要: 苋菜(拉丁学名:Amaranthus tricolor L.),别名“青香苋”,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苋菜粗壮,为绿色或红色;叶片呈卵形、菱状形或披针形,颜色为绿色或红色、紫色、黄色,或部分绿色夹杂其[阅读全文]
摘要: 消瘦(emaciation)常因摄入食物热量不足或热量消耗增多,使体内蓄积的脂肪与蛋白质日渐消耗而引致,患者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骨骼显露,体力减退,且易疲倦乏力。(一)摄食不足1、食欲不振[阅读全文]
摘要: 赘生物是机体或器官内、外面在病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突出物的总称。血栓性赘生物多见于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可累及任何心瓣膜,主要影响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二、叁尖瓣的赘生物多位于心房面,[阅读全文]
摘要: 所谓“信息成瘾”,就是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吸收是成平方数增长的,但人类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很好地调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信息的阶段,由此就会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的表现。“信息成瘾”是香港中文大学[阅读全文]
摘要: 向心性肥胖是当人体内糖皮质激素持续存在过多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体型。由于糖皮质激素对身体不同部位脂肪组织的作用不同:四肢脂肪组织分解增强而腹、面、肩及背部脂肪合成有所增加,以致出现的一种以面部圆润、背部肥[阅读全文]
摘要: 人未老先衰的心理行为称之为心理老化。老化态度是人们对变老过程及年老的体验和评价,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可分为多个层面。随着年龄增长, 现代人的许多心理功能特别是认知功能都出现了衰退,[阅读全文]
摘要: 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是在大脑的支配下,相应的肌肉有法规地缩小和舒张而发生的。当某种原因导致脑细胞的功用紊乱时,不仅不能协调地节制全身及局部的运动,而且脑细胞异常放电,引起全身的肌肉缩小(强直性抽搐),或局部[阅读全文]
摘要: 低血压是体循环动脉压低于正常的总称。一般来说按常规测量法,测得成人肱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12.0/0.8kPa)时,可称为低血压。原发性低血压病主要有以下表现:疲乏、无力、头痛、头晕、前区隐[阅读全文]
摘要: 血管过敏性炎症是常见的血管炎症之一,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血管周围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主要由外源性抗原所引起这些外源性抗原大致包括3类:1、药物 包括青霉素及其衍生物、磺胺阿司匹林等。[阅读全文]
摘要: “荨麻根”在《*辞典》主治:祛风,活血,止痛。治风湿疼痛,湿疹,麻风。“荨麻根”在《中华本草》主治】祛风;活血;止痛。主风湿疼痛;荨麻疹;湿疹;高血压。荨麻根 麻叶荨麻,狭叶荨麻等的根。《贵州民间方药集[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