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古今医统》卷二十七:青白散处方:青黛 白矾 乌梅肉(焙)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涌吐痰涎。治咳逆不止。用法用量:每服6克,齑汤调服。先服齑汤150毫升,再服药探吐。摘录:《古今医统》卷二十七《[阅读全文]
摘要: 青液散处方:青黛3克 朴消3克 冰片0.9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婴幼儿鹅口疮,口疮,重舌。用法用量:蜜调,以鹅翎蘸少许敷患处。摘录:《婴童百问》卷四......[阅读全文]
摘要: 青橘连翘饮处方:青皮 瓜蒌 橘叶 连翘 桃仁 皂角刺 柴胡 甘草功能主治:治乳痈初起肿痛,寒热不甚者。用法用量:水煎,入酒服。摘录:《冯氏锦囊》卷十九......[阅读全文]
摘要: 青橘皮丸别名:青橘丹(《证治准绳·幼科》卷七)。处方:青橘皮(去白,焙)当归(净)黄连须 干姜(炮)各30克 厚朴(姜制)肉豆蔻各1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曲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治小儿赤白痢,脓血[阅读全文]
摘要: 青橘散处方:青橘皮(汤浸,去白)甘草(锉)各30克 木香15克 白芷7.5克 枳壳(去瓤,麸炒)桂(去粗皮)各15克制法:上六味,先将甘草炒微黄色,后入诸药同炒褐色,捣罗为末。功能主治:和胃气。治干呕。[阅读全文]
摘要: 青橘丸处方:青橘皮(去白,焙)槟榔(锉)郁李仁(麸炒,去皮)各30克 木香 羌活(去芦头)半夏(汤洗七遍)各15克 牵牛子250克(捣取粉120克)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20克制法:上八味,捣罗为末[阅读全文]
摘要: 青果膏处方:鲜青果5千克 胖大海120克 锦灯笼60克 山豆根30克 天花粉120克 麦冬120克 诃子肉120克制法:上药酌予切碎,水煎三次,分次过滤后去滓,滤液合并,用文火熬煎浓缩至膏状,以不渗纸为[阅读全文]
摘要: 青果丸处方:青果100g 金银花100g 黄芩100g 北豆根100g 麦冬100g 玄参100g 白芍100g 桔梗100g性状:为棕褐色的水蜜丸或黑棕色的大蜜丸;味微苦。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阅读全文]
摘要: 青木香散处方:青木香60克 附子30克 白灰30克 矾石15克制法:上四物,合捣为粉。功能主治:治腋臭。用法用量:掺腋下。摘录:《医心方》卷四引《范汪方》......[阅读全文]
摘要: 青木香圆处方:补骨脂(炒香)、荜澄茄、槟榔(酸粟米饭裹.湿纸包.火中煨令纸焦.去饭),各四十两。黑牵牛(二百四十两.炒香.别捣末)一百二十两,木香二十两。炮制:上为细末,入牵牛末令匀,渐入清水和令得所,[阅读全文]
摘要: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青木香丸处方:补骨脂(炒香)荜澄茄 槟榔(酸粟米饭裹,湿纸包,火中煨令纸焦,去饭)各1.2千克 黑牵牛7.32千克(炒香,别捣末3.6千克)木香60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入牵[阅读全文]
摘要: 青州白圆子处方:半夏(白好者.水浸洗过.生用)七两,川乌头(去皮.脐.生用)半两,南星(生)三两,白附子(生)二两。炮制:上捣罗为细末,以生绢袋盛,用井花水摆,未出者更以手揉令出。如有滓,更研,再入绢袋[阅读全文]
摘要: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青州白丸子处方:南星壹(生用.二两) 白附子(二两) 川乌头(去皮脐.半两) 半夏(好白者水浸洗过.七两)炮制:上碾为细末,以生绢袋盛于井花水内,摆出末出者,更以手揉令出,以滓更[阅读全文]
摘要: 青宝丹别名:青敷药(《青囊秘传》)。处方:大黄500克 姜黄240克 黄柏240克 白芷180克 青黛120克,白及120克 花粉60克 陈皮120克 甘草60克功能主治:箍毒托脓。治痈疖疔毒,焮红肿痛[阅读全文]
摘要: 青娥圆处方:胡桃(去皮、膜)二十个蒜(熬膏)四两、破故纸(酒浸,炒)八两杜仲(去皮,姜汁浸,炒)十六两上为细末,蒜膏为圆。功能主治:治肾气虚弱,风冷乘之,或血气相搏,腰痛如折,起坐艰难,俯仰不利,转侧不[阅读全文]
摘要: 《中国药典》:青娥丸处方:杜仲(盐炒)480g 补骨脂(盐炒)240g 核桃仁(炒)150g 大蒜120g性状: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微香,味苦、甘而辛。炮制:上四味,将大蒜蒸熟,干燥,与[阅读全文]
摘要: 青囊药酒处方:苍术(米泔浸,炒)乌药 牛膝(去芦)杜仲(姜汁炒)各60克 陈皮 厚朴(姜汁炒)当归 枳壳(去瓤,麸炒)独活 槟榔 木瓜各30克 川芎 白芍 桔梗(去芦)白芷 茯苓(去皮)半夏(姜汁炒)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