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痰气俱安汤处方:陈皮(去白)6~9克 半夏6克 胆星3~6克 海石6克 白芥子(炒,研)2.1克 泽泻 木通各4克功能主治:降气祛痰。治癫证。痰气壅塞心窍,阻闭经络,僵仆搐搦,强直昏迷。用法用量:水煎,[阅读全文]
摘要: 痰火越鞠丸处方:海石(研,水飞)90克 胆星30克 栝楼仁90克 山栀(炒黑)90克 青黛(水飞过)2.4克 香附(童便浸)60克 抚芎60克 苍术(米泔水浸透,搓去黑皮,切片,炒)60克制法:上药研为[阅读全文]
摘要: 痰核瘰疬膏处方:猫头骨牙爪1副(火煅存性)蜣螂虫(炙)磁石(醋煅)各15克 乳香 没药各3克(去油)生明矾15克(入雄猪脚爪壳内,煨存性)海藻30克 大贝母30克 蓖麻子肉15克制法:用麻油120毫升,[阅读全文]
摘要: 痰毒煎处方:大力子15克,莱菔子15克,连翘15克,杏仁9克,薄荷5克(后下),荆芥9克,夏枯草15克,僵蛹9克。功能主治:散风清热,化痰消肿。主风热毒邪挟痰热凝滞肌肤。用法用量:上药头汁用水1500毫[阅读全文]
摘要: 痰块百效膏处方:制甘遂60克 红芽大戟90克 麻黄12克 白芥子24克 生南星48克 僵蚕48克 朴消48克 藤黄48克 姜半夏48克功能主治:化痰散结。治痰核。用法用量:加麻油、铅粉熬膏,摊贴。如已溃[阅读全文]
摘要: 痛风丸别名:上中下痛风方(《丹溪治法心要》卷四)、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医方考》卷五)。处方:南星(姜制)苍术(泔浸)黄柏(酒炒)各60克 川芎30克 白芷15克 神曲(炒)30克 桃仁15克 威灵仙(酒[阅读全文]
摘要: 痛经琥珀散处方:三棱30克 蓬术30克 寄奴30克 赤芍30克 地黄30克 丹皮30克 当归30克 蒲黄30克 官桂30克 菊花30克制法:棱、蓬、奴、芍、丹五物同黑豆30克,生姜1.5片,酽醋2.4升[阅读全文]
摘要: 痛经散处方:肉桂6克 参三七3克 失笑散30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功能主治:温经祛瘀。治寒凝气滞,致成痛经,月经来时,少腹胀痛,拒按喜温,血块下后则痛止者。用法用量:日服3克,分早、晚二次吞ga。月经前[阅读全文]
摘要: 痛经宝颗粒处方:红花、当归、肉桂、三棱、莪术、丹参、五灵脂、木香、延胡索(醋制)性状:本品为黄色至棕黄色的含糖颗粒,或为黄棕色至棕色的无糖颗粒;气香,味甜、微苦。炮制:上九味,肉桂、木香提取挥发油,药渣[阅读全文]
摘要: 痛经丸处方:当归75g 白芍50g 川芎37.5g 熟地黄100g 香附(醋制)75g 木香12.5g 青皮12.5g 山楂(炭)75g 延胡索50g 炮姜12.5g 肉桂12.5g 丹参75g 茺蔚子[阅读全文]
摘要: 《丹溪心法》卷二:痛泻要方别名:白术芍药散(《古今医统》卷三十五)。处方:炒白术90克 白芍(炒)60克 陈皮(炒)45克 防风60克功能主治:补脾泻肝。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阅读全文]
摘要: 痛痹汤处方:乌蛇20克,延胡索10克,申姜10克,鸡血藤25克,牛膝15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乳香7.5克,没药7.5克。功能主治:温经通络,祛风散寒。主寒湿之邪侵袭,气[阅读全文]
摘要: 甜葶苈散别名:葶苈散(《普济方》卷一六一)。处方:甜葶苈30克(隔纸炒令紫色)木通15克(锉)旋复花15克 紫菀15克(去苗、土)大腹皮23克(锉)槟榔15克 郁李仁30克(汤浸,去皮,微炒)桑根白皮3[阅读全文]
摘要: 添精嗣续丸处方:人参 鹿角胶 龟版胶 山药 枸杞子各180克 山茱萸肉 麦冬 菟丝子 肉苁蓉各150克 熟地黄 鱼鳔(炒)巴戟天各240克 北五味30克 柏子仁90克 肉桂30克制法:上药为末。将胶用酒[阅读全文]
摘要: 泰山磐石饮组成:人参、黄芪、当归、续断、黄芩各一钱(3克),白术二钱(6克),川芎、白芍、熟地黄各八分(各2.4克),砂仁、炙甘草各五分(1.5克),糯米一撮。用法:水煎服,每剂煎3次,每曰3次,空腹口[阅读全文]
摘要: 泰山盘石散处方:人参 黄耆各3克 白术 炙甘草各1.5克 当归3克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各2.4克 续断3克 糯米10克 黄芩3克 砂仁1.5克功能主治:补气养血,益肾安胎。治妇人气血两虚,素有堕胎之患[阅读全文]
摘要: 汤火止痛散处方:大黄末(微炒)当归末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烧烫伤。(烧伤)用法用量:用麻油调搽或干掺。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四......[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