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太阳汤处方:白术9克 干姜(炒)3~6克 当归4.5克(泄者不用)山药(炒)6克 附子6~9克(势危者用生附子,湿纸包煨热用)甘草(炙)3克 白芍(煨)4.5克 生姜3克 红枣3枚功能主治:治寒中三阴,[阅读全文]
摘要: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太白散处方:附子(炮.去皮脐)、草乌(炮.去皮脐)、天南星(炮)、藿香(去土)、人参、当归,各一两。水银(一钱)、锡(一钱半、与水银结作砂子、一方无锡)、麝香(一钱.另研)。炮制[阅读全文]
摘要: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阳丹处方:[附?|脑?]子二两(别干),川芎、甘草、白芷,各一斤。石膏(别研)二斤,大川乌(炮.去皮.脐)一斤。炮制:右为细末,蜜同面糊为圆,每两作一十八粒,朱红为衣。功能主[阅读全文]
摘要: 太白丸别名:太白丹(《圣济总录》卷十六)。处方:天麻45克 细辛(去苗叶)60克 芎藭45克 白附子150克 天南星600克 半夏(煮软,焙干)450克 蝎梢30克(炒)寒水石(烧熟)1.5千克 附子([阅读全文]
摘要: 太白丹处方:通明白矾(枯)成炼钟乳 寒水石(煅、水飞过)各等分制法:上研匀,炊饼糊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治肺感寒发热、咳嗽无度。用法用量:每服1丸,先嚼生姜、胡桃各1片令细,吸太阳气和药咽,仍用茶清[阅读全文]
摘要: 太清饮处方:知母 石斛 木通各4.5克 石膏(生用)15~20克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治胃火烦热,呕吐口渴,发斑发狂。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200毫升,温服或冷服。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阅读全文]
摘要: 太平丸别名:噙化太平丸(《寿世保元》卷四)。处方:天门冬 麦门冬 知母 贝母 款冬花 杏仁各90克 当归 地黄 黄连 阿胶珠各45克 蒲黄 京墨 桔梗 薄荷各30克 白蜜120克 麝香少许制法:上为细末[阅读全文]
摘要: 太岳活血丹处方:乱发(皂角水净洗.二斤.晒干.用清麻油二斤.入锅内炒.频以手拈看.脆乱如糊苔即止.不可令炒过),栗楔(谓栗三颗共一毯.其中有扁薄者是.去壳.薄切.日干),皂角刺(烧通红.米醋内淬.焙)、[阅读全文]
摘要: 太和丸处方:人参(去芦)15克 白术(去芦,土炒)120克 白茯苓(去皮)15克 陈皮30克 半夏(面炒)66克 枳实(麸炒)30克 黄连(姜汁炒)30克 当归(酒洗)30克 山楂(蒸,去子)30克 木[阅读全文]
摘要: 《卫生宝鉴》卷十三:太乙膏处方:脑子3克(研)轻粉 乳香各6克(研)麝香9克(研)没药12克(研)黄丹150克制法:上用清油500克,先下黄丹熬,用柳枝搅,又用憨儿葱7枝,先下1枝熬焦,再下一枝,葱尽为[阅读全文]
摘要: 太乙金丹处方:全蝎49个 防风 白附子(炮)僵蚕(炒)天麻 朱砂 牛胆南星 天竺黄各30克 蝉蜕15克 麝香6克 牛黄4.5克 天浆子(炒)21个 干蟾1枚(去足)赤脚蜈蚣1条(当脊上开一路,入麝香于内[阅读全文]
摘要: 太乙神丹别名:追毒丹(《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紫金丹(《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紫金锭(《片玉心书》卷五)、太乙紫金丹(《外科正宗》卷二)、太乙紫金锭(《医宗金鉴》卷六十六)、玉枢丹(《麻科活人全[阅读全文]
摘要: 太乙保生丹处方:人参,防风 天麻(煨)蝎梢(去毒)龙脑(煅)茯神 甘草(炙)枣仁(去皮,炒)朱砂(飞)各3克 麝香0.1~0.3克制法:上为末,饭为丸。功能主治:治小儿惊风,内有痰热者。用法用量:麦门冬[阅读全文]
摘要: 太一银朱丹处方:黑铅(炼十遍.称三两.与水银结砂子.分为小块.同甘草水煮半日.候冷.取出研.去草不用),水银(结砂子)、铁粉,各三两;甘草(同铅煮)十两,天南星(炮为末)三分,朱砂(飞研)半两,腻粉(研[阅读全文]
摘要: 太一散处方:独活(去芦头)45克 续断 杜仲(炒,去丝)肉桂(去皮)牛膝(酒浸一宿)黑附子(炮,去皮、脐)白茯苓(去黑皮)人参(去芦头)防风(去芦头)白芍药 当归(去芦头)各30克 川芎 熟地 秦艽(去[阅读全文]
摘要: 天麻黄膏汤处方:天麻 芍药 神曲(炒)羌活(肢节不痛 去之)茯苓各0.9克 人参 黄连各1.2克 当归1.5克 黄耆 甘草 升麻 葛根· 黄柏 苍术各1.8克 泽泻2.1克 柴胡2.7克功能主治:治表有[阅读全文]
摘要: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一丹处方:天南星(炮)、乌蛇(酒炙.取肉),各三钱;天麻(去芦.酒浸一宿)、附子(炮.去皮脐)、麻黄(去根.节),各半两;干蝎(微炒)一钱半,白附子(炮)三钱半,白僵蚕(去丝[阅读全文]
摘要: 天麻首乌片处方:天麻、白芷、何首乌、熟地黄、丹参、川芎、当归、制蒺藜、桑叶、墨旱莲、女贞子、白芍、黄精、甘草性状: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褐色;气香,味微苦。炮制:上十四味,取天麻、川芎、何首[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