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竹茹丸处方:当归 白术 青木香 蚕蜕(煅)黑棕刷(煅)川山甲(煅)各30克 地榆 竹茹 川芎 白茯苓 粉草 血余(煅)牡蛎(煅)绵子(煅)各15克 熟地黄120克 赤石脂(煅)90克制法:凡需煅之药,用[阅读全文]
摘要: 竹笋鲫鱼汤处方:鲜竹笋 鲫鱼各适量制法:将鲜竹笋洗净切片,鲫鱼去鳞及内脏,同煮汤食。功能主治:益气,清热。适用于水痘初起、小儿麻疹、风疹等。用法用量:每日3次,随量食。摘录:《民间方》......[阅读全文]
摘要: 竹笋米粥处方:鲜竹笋1个 粳米100克制法:将鲜竹笋脱皮切片,与粳米同煮成粥。功能主治:清肺除热,兼能利湿。适用于糖尿病及久泻、久痢、脱肛等症。用法用量:每日服2次。摘录:《民间方》......[阅读全文]
摘要: 竹皮汤处方:刮青竹皮20克功能主治:治病后交接劳复,睾丸肿胀,头重不举,目中生花,腹内绞痛。用法用量:上一味,用水400毫升,煮五六沸,绞去滓,顿服。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引《范汪方》......[阅读全文]
摘要: 竹皮大丸处方:生竹茹15克 石膏15克 桂枝7.5克 甘草18克 白薇7.5克制法:上五味,为末,枣肉和丸,弹子大。功能主治:清热止呕,安中益气。治妇人产后虚热,心烦不安,恶心呕吐。用法用量:以饮服1丸[阅读全文]
摘要: 竹沥饮处方:淡竹沥60毫升 粳米100克(炒,以水300毫升同研,去滓取汁)功能主治:治霍乱,狂闷烦渴,吐利无度,气欲绝者。用法用量:上二味和匀,顿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阅读全文]
摘要: 《中国药典》:竹沥达痰丸处方:黄芩200g 半夏(制)150g 大黄(酒制)200g 橘红200g 甘草100g 沉香50g性状:为绿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阅读全文]
摘要: 竹沥粥处方:淡竹沥180毫升 粟米150克功能主治:治妊娠烦闷。用法用量:以水煮粟米成粥,临熟下竹沥再煎,令稀稠适度,温服。摘录:《寿亲养老新书》卷四......[阅读全文]
摘要: 竹沥涤痰汤处方:栝楼仁12克 生桑皮 川方贝 光杏仁各9克 旋复花6克 飞滑石18克 石决明24克 天竺黄4.5克 淡竹沥100毫升 姜汁2滴(同冲)功能主治:蠲痰降火。治痰随火升,上壅胸膈,发为哮证。[阅读全文]
摘要: 《政和本草》卷十三引《梅师方》:竹沥汤处方:茯苓18克 竹沥200毫升功能主治:治子烦。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合竹沥煎取400毫升,分三服。不愈重作。摘录:《政和本草》卷十三引《梅师方》《备急千金要[阅读全文]
摘要: 竹沥枳术丸处方:白术(去芦,土炒)苍术(泔制,盐水炒)各60克 枳实(麸炒)陈皮(去白)白茯苓(去皮)半夏(白矾、皂角、生姜水煮干)南星(制同上)黄连(姜炒)条芩(酒炒)当归(酒洗)山楂(去核)白芥子([阅读全文]
摘要: 竹沥导痰丸处方:橘红500克 白茯苓120克 半夏曲(炒)240克 枳壳(麸炒)240克 黄芩(酒洗)240克 生甘草120克 萝卜子(炒)120克 天花粉150克 桔梗120克 当归(酒洗)120克[阅读全文]
摘要: 竹沥化痰丸别名:导痰小胃丹(《万病回春》卷二)。处方:南星 半夏(二药用皂矾、姜水浸,煮干)各60克 陈皮 枳实(二药用皂矾水泡半日,炒)各60克 白术(去芦)60克 苍术(用米泔、皂矾水浸一宿;去黑皮[阅读全文]
摘要: 竹叶黄芩汤处方:竹叶(切)30克 黄芩6克 茯苓9克 甘草 麦门冬 大黄各6克 生地黄(切)15克 生姜18克 芍药12克制法:上九味,哎咀。功能主治:治精极实热,眼视无明,齿焦发落,形衰体痛,通身虚热[阅读全文]
摘要: 《内科摘要》卷下:竹叶黄耆汤处方:淡竹叶6克 黄耆 生地黄 麦门冬 当归 川芎 甘草 黄芩 石膏(煨)芍药 人参各3克功能主治:治气血两虚,胃火盛而作渴,以及痈疽、发背、诸疮之大渴。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阅读全文]
摘要: 竹叶芍药汤处方:竹叶45克 赤芍药 甘草(炙,锉)各30克 阿胶(炙燥)90克 当归(切)30克制法:上五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吐血,衄血,大小便出血。用法用量:每服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70毫[阅读全文]
摘要: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竹叶石膏汤处方:石膏(半两) 麦门冬(去心.二钱) 人参(去芦.二钱) 炙甘草(半钱) 半夏(汤洗七次.一钱半)功能主治:治伏暑,内外热炽,烦躁大渴。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阅读全文]
摘要: 竹叶膏处方:生竹叶(去梗净)500克 生姜120克 净白盐180克制法:先将竹叶熬成浓汁,再将生姜捣汁,同熬沥净,加入盐同熬干,贮于有盖瓷器中。功能主治:治牙痛。用法用量:用时擦牙。摘录:《青囊秘传》.[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