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蛀牙散处方:白矾(枯)滴乳香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熔蜡,和成膏子,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治蛀牙疼痛。用法用量:每用1丸,塞于蛀牙孔中,疼即止。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二......[阅读全文]
摘要: 蚱蝉汤处方:蚱蝉2个(净炙)石膏 柴胡各2.4克 子芩 升麻 知母 栀子仁各18克 龙齿 蛇蜕(炙)各1.2克 麻黄(去节)甘草(炙)各0.6克 生葛0.6克 大黄3克 钩藤皮0.2克功能主治:治小儿壮[阅读全文]
摘要: 蚱蝉散处方:蚱蝉15克(去翊、足,微炒)茯神15克 龙齿23克(细研)麦门冬15克(去心,焙)人参23克(去芦头)钩藤15~23克 牛黄6克(细研)蛇蜕皮17厘米(烧灰)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阅读全文]
摘要: 藻药散处方:海藻(酒洗)30克 黄药子6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气瘿。用法用量:每用2克,置于掌中,以舌时时舐,以津咽下或水调慢咽.待肿消去三分之二即停药。注意:服药期间,忌食厚味;戒酒、色[阅读全文]
摘要: 蔗鸡饮处方:蔗鸡90克制法:取蔗鸡洗净,置陶罐中,加清水2500毫升,以文火煎至500毫升,去渣,汤汁贮于保温瓶中备用。功能主治:糖尿病,口干渴引饮,多食,多尿,神疲乏力,形体消瘦等。用法用量:每日1剂[阅读全文]
摘要: 蔗浆粥处方:甘蔗500~1000克 粳米50克制法:将甘蔗捣汁,再煮粳米作稠粥,然后加入蔗汁,搅匀。功能主治:清热润燥,止渴生津。适用于肺热咳嗽、口干舌燥,兼助脾气,利大小肠,除烦热,解酒毒。用法用量:[阅读全文]
摘要: 茱连丸处方:土黄连(去须)吴茱萸各30克 陈皮15克(去白)制法:上药为末,水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治小儿夏月暴泻注下。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送下。摘录:《活幼口议》卷二十......[阅读全文]
摘要: 茱萸汤别名:木瓜汤(《医心方》卷八)、木瓜茱萸汤(《普济方》卷二四四)。处方:吴茱萸6克 木瓜(切)12克功能主治:治脚气入腹,困闷欲死,腹胀。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1.3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阅读全文]
摘要: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茱萸内消圆处方:吴茱萸(汤洗七次.焙)、陈皮(去白)、川楝(蒸.去皮.核)、肉桂(去粗皮.不见火)、马蔺花(醋炙)、青皮(去白)、山药(焙)、茴香(炒)、山茱萸(去核),各二两[阅读全文]
摘要: 茱萸内消丸处方:山茱萸(捣,去校,取肉微炒)桔梗(水浸一伏时,滤出,慢火炒干为度)白蒺藜(炒,去刺)川乌(炮,去皮、脐)肉桂 茴香(舶上者,淘去沙石,焙炒)食茱萸 吴茱萸(微炒)青皮(去白)各60克 海[阅读全文]
摘要: 苎麻粥处方:生苎麻根30克 陈皮炒10克 粳米 大麦仁各50克 细盐少许制法:先煎苎麻根、陈皮,去渣取汁,后入粳米及大麦仁煮粥,临熟,放入盐少许。功能主治:凉血,止血,安胎。适用于血热崩漏、妊娠胎动下血[阅读全文]
摘要: 苎根汤组成:苎麻根(15克)、干地黄(15克)、当归(9克)、芍药(9克)、阿胶(9克)(另烊化分2次冲)、炙甘草(9克)。用法:水煎服。功效:养血安胎,止漏。主治:主治劳损胎动下坠,小腹痛,阴道出血,[阅读全文]
摘要: 芷贝散处方:白芷 贝母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化痰散结。治妇人产前、产后乳房结核。用法用量:每次用3克,酒调频服。摘录:《医学入门》卷八......[阅读全文]
摘要: 芝麻粥处方:黑芝麻30克,粳米100克。制法:先将黑芝麻晒干后炒熟研碎。再与粳米同煮作粥。功能主治:补肝肾,润五脏。适用于身体虚弱、头发早白、大便干燥、头晕目眩、贫血等症。用法用量:可随意服食。摘录:《[阅读全文]
摘要: 芝麻白糖糊处方:芝麻500克,白糖适量。制法:将芝麻拣净,放入铁锅内用文火炒香后晾凉,捣碎后,装入瓦罐内备用。功能主治:补阴血,养肝肾,乌须发,长肌肉,填精髓。适用于平时调补,以抗早衰;肺燥咳嗽、皮肤干[阅读全文]
摘要: 《古今医统》卷四十三引《太平圣惠方》:舟车丸别名:舟车神佑丸(《医学纲目》卷四引河间)。处方:甘遂 大戟(醋炒)芫花(醋炒)各30克 大黄60克 木香 槟榔 青皮 陈皮(去白)各15克 牵牛(头末)12[阅读全文]
摘要: 致和汤处方:北沙参12克 枇杷叶(去毛)9克 鲜竹叶9克 生甘草1.8克 生扁豆12克 陈木瓜3克 金石斛12克 麦冬9克 陈仓米12克功能主治:治霍乱后,津液不复,喉干舌燥,小水短赤。用法用量:水煎服[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