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膝外翻,一般也称为X型腿。医学上称为膝外翻,指两足并立时,两侧膝关节碰在一起,而两足内踝无法靠拢。造成X型腿的主要原因有三种,一种是小儿的佝偻病,一种是先天的遗传,另外还有一少部分是因为软骨发育障碍、外[阅读全文]
摘要: 元宝草(别名:王不留行、刘寄奴、对叶草等)是金丝桃属藤黄科植物,半常绿小灌木。其高达1米,全株光滑无毛。多分枝,小枝对生,圆柱形,红褐色。叶片有透明腺点,长椭圆形,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花顶生,单生或成[阅读全文]
摘要: 兖州卷柏,学名Selaginella involvens (Sw.) Spring,卷柏科 ,卷柏属。石生,早生,直立,高15-35 (-65)厘米,具一横走的地下根状茎和游走茎,其上生鳞片状淡黄色的叶[阅读全文]
摘要: 小腿溃疡又称慢性小腿溃疡、静脉曲张性溃疡、郁积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本病由于静脉曲张,静脉压增高,毛细血管损伤,局部循环障碍,小动脉及淋巴管阻塞,以致局部组织营养不良,氧合作用降低,或外伤感染而促[阅读全文]
摘要: 前十字韧带强力外伤时有的患者觉有膝关节内撕裂声,随即膝关节软弱无力。膝关节的稳定性依赖四条韧带来维持即两条内外侧韧带和两条十字韧带。内外侧韧带分别在膝关节的内外侧;十字韧带在膝关节的内部,分别称为前交叉[阅读全文]
摘要: 印度菩提树皮又名:卑钵罗树(《大唐西域记》),菩提树(《酉阳杂俎》),印度波树, 为桑科植物思维树的树皮。常绿秃净大乔木,高达30余米。幼株常附生于其它树上。树干有极大的凹凸部,分枝扩展,垂生气根。叶革[阅读全文]
摘要: 厓花子分布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河南等地。为海桐科植物台湾圆果海桐的根、叶及种子台湾圆果海桐灌木或乔木,高1~6米,全体无毛。 小枝近轮生。单叶互生,常集生于枝端,薄革质[阅读全文]
摘要: 小步态就是走路慢悠悠的,两足擦地行走。表现小步、拖曳,起步或转弯缓慢,步态不稳。步态是指走路时所表现的姿态。走路时,患侧足刚一点地则健侧足就赶快起步前移;健足触地时间长,患足点地时间短。见于额叶(皮质或[阅读全文]
摘要: 偶蹄目牛科的1属,亦专指本属动物“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体型中等匀称,体长95~148厘米,肩高54~84厘米,尾长2~12厘米,体重20~40千克;四肢纤细,蹄窄;仅[阅读全文]
摘要: 膝腱反射消失的患者较膝腱反射正常的患者出现糖耐量减低的机率高(P〈0.01)。膝腱反射消失能作为提示临床医师早期发现糖耐量减低病人的一种手段。膝反射减弱或消失最常见于脊髓或周围神经性病变,是下运动神经元[阅读全文]
摘要: 面灰黑色,粗糙,有6条明显的纵棱及3~4条横向的浅纹。两端略平坦,呈六棱形。质坚而脆,遇潮湿后易散碎。微有青草气。以干燥、色黑、坚实、均匀、无杂质者为佳。【草药名】: 原蚕沙 【内容介绍】: 原蚕沙 ([阅读全文]
摘要: 下肢神经性疼痛可能的病因包括感染、肿瘤、代谢性疾病、化学治疗、外科手术、放射性治疗、神经毒素、遗传性神经变性疾病、神经受压、炎症、肿瘤渗出等。可能的病因包括感染、肿瘤、代谢性疾病、化学治疗、外科手术、放[阅读全文]
摘要: 原蚕沙,呈短圆柱形小粒,长2~5毫米,直径1.5~3毫米。表面灰黑色,粗糙,有6条明显的纵棱及3~4条横向的浅纹。两端略平坦,呈六棱形。质坚而脆,遇潮湿后易散碎。微有青草气。以干燥、色黑、坚实、均匀、无[阅读全文]
摘要: 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病,当心力衰竭时即出现水肿。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病,当心力衰竭时即出现水肿。体格检查即可诊断。(1)心源性水肿:风湿病 高血压病 梅毒等各种病因及瓣膜 心肌等各种病变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阅读全文]
摘要: 原蚕蛾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雄性全虫。又名晚蚕蛾。具有补肝益肾,壮阳涩精。主治肾阳虚弱,阳痿早泄,遗精滑精,尿血白浊,腰膝酸痛,阴茎涩痛等功效。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鳞片。体长1.6~2.3厘米。翅展3.9[阅读全文]
摘要: 小腿酸痛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小腿肌肉酸痛,是多种疾病的症状,一般是由小腿的筋骨长期劳损,缺钙,慢性疾病等引起,小腿乏力酸痛中医认为多与气虚有关。中医认为可能受外因风、寒、湿,或由于内因怒、思、恐过甚,或由[阅读全文]
摘要: 下肢呈剪刀步态是脑瘫痉挛性双侧下肢瘫的临床表现。剪刀步态是由于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尤以伸肌肉内张力增高明显,移步时下肢内收过度,两腿交叉呈剪刀状。病因:患上了脑性瘫痪或是截瘫患者。诊断: 主要症状:不能独[阅读全文]
摘要: 小腿内侧感觉丧失是股神经损伤高位损伤的症状之一。股神经损伤高位损伤表现为股前内侧及小腿内侧感觉丧失。以枪击伤、刀刺伤、医源性损伤等多见。1.运动如损伤在髂窝上方,则髂腰肌及四头肌均瘫痪,表现不能屈髋及伸[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