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百科分类 >> 症状百科

该分类下有4247个词条 "症状百科" 分类下的词条

皮肤钙沉着
浏览:2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23:01

摘要: 钙盐沉积于皮肤内或皮下组织而形成硬如骨样的丘疹、结节或肿瘤样损害,可以破溃形成溃疡和瘢痕,多见于年长儿童,好发于四肢易受摩擦和挤压的部位,X线检查可见钙化物。常继发于硬皮病、皮肌炎等结缔组织病。1. 特[阅读全文:]

皮肤油腻
浏览:2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23:01

摘要: 油性皮肤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皮肤油腻,油性皮肤是指油脂分泌旺盛、额头、鼻翼有油光、毛孔粗大、触摸有黑头、皮质厚硬不光滑、外观暗黄,皮肤偏碱性,弹性较佳,不易衰老。皮肤易吸收紫外线。油性皮肤的形成主要分为两[阅读全文:]

皮损皮黄到橙色
浏览:2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23:01

摘要: 正常情况下大部分血脂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血浆脂蛋白而转运全身,当血脂浓度高于正常值上限时称为高脂血症,当血浆脂蛋白浓度高于正常值上限时称为高脂蛋白血症。当脂蛋白代谢发生障碍或含量增高或结构异常时,可导致脂[阅读全文:]

皮窦道
浏览:2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23:01

摘要: 患脊髓栓系综合征的病人特别是儿童,应警惕皮窦道或皮下肿块的临床表现。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cordsyndrome,TCS)是由于各种先天和后天原因引起脊髓或圆锥受牵拉,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阅读全文:]

皮肤黏膜苍白
浏览:3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23:01

摘要: 常见于贫血,和大失血之后,表示血容量不足,血红蛋白减少所致。中医认为这是体质差的表现。此外,如大出血、休克引起毛细血管强烈收缩。由皮肤的毛细血管痉挛或血液充盈不足,以及血 液中红蛋白的含量减少(贫血)所[阅读全文:]

皮肤冷而苍白粘腻
浏览:2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23:01

摘要: 中暑衰竭体征的一种,表明人体体内循环虚脱。是循环虚脱时表现的一种。是因出汗所致的过多体液和电解质丢失而引起的低血容量和电解质失衡。在盛夏,当体温升高,使过量体液流失时,将导致中暑衰竭。每个人都有可能发生[阅读全文:]

皮肤粘膜红紫
浏览:2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23:01

摘要: 皮肤和黏膜将人体保护起来,使人体对外界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系统,当有害物质将要侵入人体时,首先是皮肤和黏膜将外界致病因素阻挡在体外。所以皮肤和黏膜是人体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但有害物质的侵入量超过粘膜的承受力[阅读全文:]

皮肤胎痣
浏览:2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23:01

摘要: 胎记又名蒙古斑(mongolianspot)为先天性真皮黑素细胞增多症,因婴儿生来即有,故又名儿痣。组织学上可见黑素细胞停留在真皮深部,故又称真皮黑变病(dermalmelanosis)。蒙古斑可发生于[阅读全文:]

皮肤黑变
浏览:2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23:01

摘要: 以黑色素细胞数目增加为主的色素沉着可引起皮肤黑变。(一)遗传因素黑皮病抵啡斑肢端色素沉着、黑子、口周黑子病等(二)病类色德良性幼年黑素瘤先天性色瘟神经皮肤黑变病、蓝病、兽皮德等(三)先天性或原因不明Al[阅读全文:]

皮肤粗糙
浏览:2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23:01

摘要: 皮肤粗糙多是因为肌肤水油平衡失调、新陈代谢能力下降所导致的,日常的生活中,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干燥环境的影响、工作压力大、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吃快餐、吸烟等因素都会导致我们大家的肌肤越来越干燥,长期[阅读全文:]

皮肤黏蛋白沉积
浏览:2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23:01

摘要: 皮肤黏蛋白沉积症是一组以皮肤内黏蛋白弥漫性或局限性沉积为特征的疾病。真皮的粘蛋白存在于胶原间的基质中,其中主要是透明质酸、酸性粘多糖,粘蛋白明显增多时、在HE染色下为轻度嗜碱性,颗粒状或纤维状的物质。透[阅读全文:]

皮下血肿
浏览:2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23:01

摘要: 血管(通常为毛细血管)中的血由异常原因而渗出血管外,积聚在皮肤中所形成的肿块称皮下血肿。广泛性或局限性皮肤、粘膜下出血,形成皮肤粘膜的红色或暗红色色斑,直径约3—5毫米或更大,压之退色者称为紫癜。通常直[阅读全文:]

皮肤多痣
浏览:2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23:00

摘要: 皮肤痣在每个人的身上都能发现到,如果细心地检查全身,有人统计正常人每个体平均有15~20颗痣,超出这个范围的表现皮肤多痣。人的皮肤组织由表皮、真皮与皮下组织构成,皮内有色素细胞。由于不同人种的黑色素在形[阅读全文:]

皮肤黑斑
浏览:2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23:00

摘要: 黑斑可分为先天与后天性二种。先天性色素斑有一大部分就是胎记,大都在脸上或身上长出黑色或蓝黑色大块状的斑,称为太田氏母斑或伊藤氏母斑,另外一部份是发生在东方人脸上的色素沉淀症(颧骨性母斑),它虽然也是先天[阅读全文:]

皮肤青紫色改变
浏览:2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23:00

摘要: 如果血液中的还原红蛋白(一种没有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增多、皮肤则会出现皮肤青紫色改变,医学上称为发绀,常常在舌、嘴唇、耳廓、面颊、肢端最为明显。皮肤青紫色改变多见于血小板紫癜,是一种由于血小板少而血液不[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