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常绿小乔木,高达50厘米。多分枝,幼枝密生黄褐色绒毛。叶互生,密集;近革质;线形,长约1.5~3.5厘米,宽1.5~2.5毫米,上面深绿色,下面密被褐色绒毛,边缘反卷,中脉在上面凹下,在下面凸起,嫩枝、[阅读全文:]
摘要: 白山蓼(学名:Polygonum ocreatum Linn),为双子叶植物纲、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成“之”字状,由基部强烈地开展,稀少量分枝,多少具硬毛或无毛。生山坡草地、山谷湿地,分布于极[阅读全文:]
摘要: 碎米荠(拉丁学名:Cardamine hirsuta L.),别名粗毛碎米荠、宝岛碎米荠,是十字花科碎米荠属一年生小草本植物。碎米荠株高15-35厘米,茎直立或斜升;基生叶具叶柄,顶生小叶肾形或肾圆形,[阅读全文:]
摘要: 土常山别名大叶土常山、大叶老鼠竹、硬毛绣球、癞疠树、白常山、白花常山、鸡跨裤。为虎耳草科植物腊莲绣球和伞形绣球的根。1. 玉叶金花,常绿蔓状小灌木,高可达5m.小枝披柔毛。单叶对生,具短柄;叶膜质或薄纸[阅读全文:]
摘要: 白扁豆(学名:Dolicho LablabL.,别名:白藊豆),豆目豆科扁豆属植物。该类植物原产于印度、印度尼西亚等热带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等省区。白扁豆为一年生缠绕草质藤[阅读全文:]
摘要: 白扁豆皮即白扁豆的种皮,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扁豆 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长[阅读全文:]
摘要: 雪白鹅膏菌子实体白色,中等大。菌盖直径5-12cm,初期卵形至钟形,后期渐平展,有时中部凸起且带淡土黄色,边缘具明显条纹。菌肉白色,较薄。菌褶白色,稍密,离生,不等长。菌柄较细长,圆柱形,长12-20c[阅读全文:]
摘要: 白接骨(拉丁学名:Asystasiella neesiana (Wall.) Lindau),又称玉龙盘、无骨苎麻、玉梗半枝莲(《百草镜》),玉按骨、血见愁、玉钱草、麒麟草、玉连环(《纲目拾遗》),接骨[阅读全文:]
摘要: 白鱀豚(学名:Lipotes vexillifer,英文名:Yangtze River dolphin),俗称中国河豚、长江河豚等,鲸目白鱀豚科白鱀豚属的唯一种。白鱀豚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阅读全文:]
摘要: 银耳(拉丁学名:Tremella fuciformis Berk.,别名:白木耳),银耳科银耳属真菌,有“菌中之冠”的美称。它在中国大部分省区分布。银耳是由10余片薄而多皱褶的扁平形瓣片组成,银耳子实体[阅读全文:]
摘要: 白木,【原形态】大管 小乔木,高1-3m。小枝、叶柄、叶脉、花轴及花枝等均被扩展的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柄长3-7mm;小叶片5-11,互生,镰刀状披针形,长4-7cm,宽1.8-3cm,先端急[阅读全文:]
摘要: 白术是重要的大宗中药材,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白术表面为灰黄构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味甘、微苦,有生白术、炒白术、土炒白术等炮制方法,具有补脾健胃、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多项[阅读全文:]
摘要: 原形态 多年生具块状宿根的草质缠绕藤本,全株无毛。【药名】:白朱砂莲 【别名】: 朱砂莲、 一点血、躲蛇生、毒蛇药、避蛇生。 【汉语拼音】:bai zhu sha lian 【 归经】:心;肺;肝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