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红麸杨是落叶乔木,高7~12米。生山坡灌木丛中。分于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4-15米,树皮灰褐色,小枝被微柔毛。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3-6对,叶轴上部具狭翅,极稀不明显;叶[阅读全文:]
摘要: 红鸡踢香根,为胡颓子科植物宜昌胡颓子的根。分布于西南及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生于海拔450-2300m的疏林或灌丛中。常绿直立灌木,高3-5m。具刺,刺长8-20mm[阅读全文:]
摘要: (《陆川本草》)【汉语拼音】hong ji ti xiang【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Henry Elaeagnus【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henryi Earb.【[阅读全文:]
摘要: 红黑二丸,(《神农架中草药》),治跌打损伤,红崩白带,痢疾。为秋海棠科植物中华秋海棠的根茎。茎圆柱形,直立,淡褐色,几不分枝。根茎多为双球形,深褐色。分布长江流域及陕西,山西、河北等地。红黑二丸 (《神[阅读全文:]
摘要: 红麸杨根为漆树科植物红麸杨的根,具有涩肠、止泻的功效,用于主治痢疾、泄泻等症状。【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60-3000m的石灰山灌丛或[阅读全文:]
摘要: 《红龙》(Red Dragon)是一部由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等公司发行,布雷特·拉特纳执导,泰德·塔里、托马斯·哈里斯担任编剧,拉尔夫·费因斯、安东尼·[阅读全文:]
摘要: 胡子七,中药名。别名:黑毛七、小山桃儿七、九百棒、九龙丹、鸳鸯七、猪毛七、红毛七。毛茛科植物。生于海拔1100-3700m的山地林中或灌木丛中。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据《中华本草》载:为清热解毒[阅读全文:]
摘要: 胡杨(拉丁学名:Populus euphratica Oliv.),别名胡桐,属于杨柳科杨属植物,拉丁文名的意思为“幼发拉底杨”。胡杨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大漠及其他干旱沙化区。胡杨树高15-30米,树龄一[阅读全文:]
摘要: 胡枝子(拉丁学名:Lespedeza bicolor Turcz.),别名二色胡枝子、随军茶,是豆科胡枝子属植物。胡枝子为直立灌木,分枝多、细长,常拱垂,小枝黄色或暗褐色,有条棱,被疏短毛;羽状复叶具3[阅读全文:]
摘要: 胡枝子根是胡枝子(学名:Lespedezabicolor)的根,胡枝子为豆科胡枝子属下的一个种。有祛湿通络,清热除湿功效【药材名】胡枝子根 【拉丁名】Lespedeza bicolor Turcz. 【[阅读全文:]
摘要: 胡桃仁,中药材名。本品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仁。于白露前后果实成熟时采收,将果实外皮沤烂,击开核壳,取其核仁,晒干。本品易返油、虫蛀,立夏前后,须藏于冷室内。功能主治为: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治肾虚喘[阅读全文:]
摘要: 胡桃科植物胡桃的叶片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叶片。(胡桃同核桃,即胡桃叶也同核桃叶)叶含没食子酸,缩没食子酸、反油酸、α-和β-蒎烯、柠檬烯、1,8-桉叶素、胡桃叶醌、α氢化胡桃醌葡萄糖甙、β-胡萝卜素、胡桃[阅读全文:]
摘要: 胡桃壳,是胡桃科植物胡桃成熟果实的内果皮,主治血崩、乳痈、疥癣胡桃壳(《纲目》)【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成熟果实的内果皮。【化学成分】含6%的戊糖。【功用主治】治血崩,乳痈,疥癣。《纲目》:"[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