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爬山虎(拼音:pá shān hǔ,拉丁学名: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中文名地锦,又名爬墙虎、土鼓藤、红葡萄藤等,葡萄目葡萄科地锦属植物。爬山虎形态为木质藤本,小枝圆柱[阅读全文:]
摘要: 药名 爬山豆根 别名 大发表、野蚕虫根、见水消、三楞金刚、松漏争。 汉语拼音 pa shan dou gen 英文名 Root of Threeangleabranch Clovershrub 拉丁植物[阅读全文:]
摘要: 爬树龙(学名:Rhaphidophora decursiva)为天南星科崖角藤属的植物。分布于孟加拉、越南、印度东北部、老挝、锡金、缅甸、斯里兰卡、台湾岛、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贵州、西藏东南部[阅读全文:]
摘要: 爬藤榕藤状匍匐灌木。叶革质,披针形,长4-7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 背面白色至浅灰褐色,侧脉6-8对,网脉明显;叶柄长5-10毫米。榕果成对腋生或生 于落叶枝叶腋,球形,直径7-10毫米[阅读全文:]
摘要: 片姜黄呈长圆形或不规则的片状,大小不一,长3~6cm,宽l~3cm,厚0.1~0.4cm.外皮灰黄色,粗糙皱缩,有时可见环节及须根痕.切面黄白色至棕黄色,有一圈环纹及多数筋脉小点.质脆而坚实。断面灰白色[阅读全文:]
摘要: 片鸡尾草,Pteris henryi Christ,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广西、云南、贵州。【拼音名】Piàn Jī Wěi Cǎo 【别名】骟鸡尾草、锯锯草 【来源】蕨类凤尾蕨[阅读全文:]
摘要: 中药名。为鹿科动物狍Capreolus Capreolus (Linnaeus)雄性未骨化的幼角。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各地。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之功效。常用于虚劳羸弱,腰膝酸软,筋骨疼痛,阳[阅读全文:]
摘要: 瓢瓜(拉丁学名: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Standl.),别名葫芦、夜开花、卢瓢等,是葫芦科葫芦属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瓢瓜茎、枝被粘质长柔毛,卷须2歧,叶柄长16-20厘米[阅读全文:]
摘要: 为多年生小草本,高15~20厘米。根状茎短,呈圆柱形。营养叶单一,卵圆形。长3~6厘米,宽2~3厘米,先端钝或有小突尖,全缘,基部阔楔形,侧脉网状,不与中脉平行;孢子叶自营养叶基部抽出,线形穗状,先端尖[阅读全文:]
摘要: 瓶蕨,膜蕨科,瓶蕨属。全草入药,治外伤出血及刀伤。国内产于浙江、台湾、江西、广东、海南岛、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国外也分布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经我国西南部及东南部,北达琉球、日本,向东南经印度支那、[阅读全文:]
摘要: 落叶乔木,枝有暗黄色皮孔,新生枝被暗黄灰色短柔毛。双数羽状复叶,互生,连柄长20~35厘米。小叶8~14,卵形至长椭圆形,长6~14厘米,宽2.5~6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圆或钝,两侧不对称,全缘,两面沿[阅读全文:]
摘要: 云南含笑(拉丁学名:Michelia yunnanensis Franch. ex Finet et Gagnep.),俗名:皮袋香、溜叶含笑,是属于被子植物门木兰科含笑属的一种灌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阅读全文:]
摘要: 皮袋香根具有收涩、止血的功效,主治妇女崩漏的症状,春、夏采集,晒干使用。常绿灌木,高2-4m。芽、幼枝、叶柄及幼叶下面和花梗 均密被深红色平伏毛。叶柄长4-5mm;托叶痕为叶柄的三分之一或几达叶柄先端,[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