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沙糖黄连膏处方:白沙糖 黄连(去须、末)各30克 大枣7枚(青州者,洗,煮过,去皮、核)制法:上三味,捣熟如膏,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暴赤眼。(红眼病)用法用量:绵裹,新汲水浸,点眼。摘录:《圣济总录》[阅读全文]
摘要: 沙参黄芩汤处方:南沙参15克,黄芩10克,麦冬15克,茜草炭15克,槐花炭15克。功能主治: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主邪热郁蒸,木火上犯刑金。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邢鹂江方......[阅读全文]
摘要: 沙参麦冬汤处方:沙参9克 玉竹6克 生甘草3克 冬桑叶4.5克 麦冬9克 生扁豆4.5克 花粉4.5克功能主治:清养肺胃,生津润燥。治燥伤肺胃阴分,津液亏损,咽干口渴,干咳痰少而粘,或发热,脉细数,舌红[阅读全文]
摘要: 水陆二仙丹出处:水陆二仙丹,出自宋·《洪氏集验方》。本方出自宋·苏颂《本草图经》,原名“水陆丹”,在《政和本草》卷二十三鸡头实(芡实)条曾予引载。后由宋·洪尊《洪氏集验方》载录并更名为“水陆二仙丹”。组[阅读全文]
摘要: 水陆二味粥处方:芡实米50克 金樱子20克制法:先将金樱子煮汁100克,加入芡实米煮粥,放白糖适量。功能主治:固肾缩尿,益肾固精健脾。适用于小儿肾虚遗尿;亦可用于成人遗精、老人小便失禁。用法用量:每日2[阅读全文]
摘要: 水银扁圆子处方:黄明胶(炒令黄燥)一钱三字,腻粉、干蝎(全者)、百草霜(研)、牛黄(研)、铅霜(研)、青黛(研),各一分;巴豆(去皮.膜.脂.煮黄)、黑铅(同水银结砂子)、水银,各一两;香墨(烧.淬)三[阅读全文]
摘要: 水陆丹别名:水陆二仙丹(《洪氏集验方》卷三)。处方:金樱子(去刺、子,洗净,捣碎,入甑中,蒸令熟,取汁慢火成稀膏)芡实(肉研为粉)各等分制法:上以金樱膏与芡实扮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脾益肾,[阅读全文]
摘要: 《外台秘要》卷三引《延年秘录》:水解散处方:麻黄120克(去节)大黄90克 黄芩90克 桂心60克 甘草60克(炙)芍药60克制法:上六味,捣筛为散。功能主治:解表攻下。治天行头痛,壮热一二日。用法用量[阅读全文]
摘要: 水银扁丸子处方:黄明胶(炒令黄燥)4克 腻粉 干蝎(全者)百草霜(研)牛黄(研)铅霜(研)青黛(研)各7.5克 巴豆(去皮、膜、脂,煮黄)黑铅(同水银结砂子)水银各30克 香墨(烧、淬)9克制法:上为细[阅读全文]
摘要: 水蛭丸处方:三棱(炮)莪术(炮)干漆(炒烟尽)牛膝(酒洗)虻虫(糯米炒)琥珀 肉桂 硇砂 水蛭(石灰炒赤色)大黄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同生地黄自然汁与米醋和匀,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血蛊、气蛊,腹硬如[阅读全文]
摘要: 水蛭饮处方:水蛭80枚(糯米同炒,米熟去米)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100枚 虻虫(去翅、足,微炒)80枚 大黄(锉,炒)90克制法:上四味,细锉。功能主治:祛瘀通经。治室女月水不通,腹满有瘀[阅读全文]
摘要: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水葫芦丸处方:川百药煎(三两) 人参(二钱) 麦门冬(半两) 乌梅肉(半两) 白梅肉(半两) 干葛(半两) 甘草(半两)炮制: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鸡头实大。功能主治:治冒暑,解[阅读全文]
摘要: 水肿茯苓煎处方:茯苓 白术 椒目各30克 防己 葶苈 泽泻各37.5克 赤小豆 前胡 芜花 桂各22.5克 芒消53克 甘遂15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利水逐饮。治支饮上气,黄[阅读全文]
摘要: 水肿至神汤处方:浙茯苓60克(切小块)生于术(黄土炒)杜赤小豆、车前草各30克 大麦须15克 小枳实6克 六神曲12克功能主治:健脾利水。治脾虚水肿。用法用量:大罐浓煎,须一日夜服尽。连服三剂,溺畅肿消[阅读全文]
摘要: 水精丹别名:水晶丹(《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三)。处方:天南星3克 滑石6克 水银粉15克 芜荑仁100片 巴豆50粒制法:先研巴豆,次研芜荑及众药,烂饭丸,粟米大。功能主治:治夹食伤寒,虫积,食积。用法[阅读全文]
摘要: 水瓢丸处方:乌梅肉(四两) 甘草(一两) 青盐(一两) 干木瓜(一两) 白茯苓(一两) 檀香(一两) 麝香(二钱半)炮制:上除麝香别研,余并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三十丸。功能主治:治冒暑,解烦渴。用法[阅读全文]
摘要: 水煮金花丸处方:半夏30克(洗)天南星30克(洗)天麻15克 寒水石(烧存性)30克、雄黄22.5克 白面18克(一方改寒水石为轻粉少许)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风痰羁留脾胃,泄[阅读全文]
摘要: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水煮木香圆处方:当归(洗.去芦)、诃子(炮.去核)、木香(不见火),各六两;青皮(去白)、甘草(赤),各二两四钱,罂粟壳(去瓢)二两八钱。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圆如弹子大。功能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