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宣清导浊汤处方:猪苓15克 茯苓15克 寒水石18克 晚蚕沙12克 皂荚子9克(去皮)功能主治:宣泄湿浊,通利二便。治湿温久羁,三焦弥漫,神志轻度昏迷,少腹硬满,大便不通,小便赤少,舌苔浊腻,脉象实者。[阅读全文]
摘要: 宣气汤处方:白术 郁李仁 葶苈 桑白皮 炙甘草 赤茯苓 陈皮 川芎 当归 白芍 生地功能主治:治产后浮肿,由于水气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妇科玉尺》卷四......[阅读全文]
摘要: 宣气散处方:木通 滑石各30克 黑牵牛15克(头末)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小便不通,腹胀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200毫升,加灯心10茎,葱白1茎,煎至100毫升,空腹时服。摘录:《摄生[阅读全文]
摘要: 《痘疹活幼至宝》卷终:宣毒发表汤处方:升麻 葛根各2.5克 前胡2.5克 桔梗0.6克 枳壳(麸炒)2.5克 荆芥 防风各1.5克 薄荷 甘草各0.6克 木通 连翘 牛蒡子 杏仁 竹叶各2.5克功能主治[阅读全文]
摘要: 宣志汤处方:茯苓15克 菖蒲3克 甘草3克 白术9克 生枣仁15克 远志3克 柴胡3克 当归9克 人参3克 山药15克 巴戟天9克功能主治:解郁通阳。治阳痿。志意郁闷,以致阳事不举,或举而不坚。用法用量[阅读全文]
摘要: 《中国药典》:夏枯草膏来源:为夏枯草经加工制成的煎膏。性状:为黑褐色稠厚的半流体;味甜、微涩。炮制:取夏枯草,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1~1.25(80~85[阅读全文]
摘要: 宣化饮处方:新会皮 大腹皮 炒麦芽 前胡各4.5克 炒萝卜子9克 小青皮3克功能主治:消食理气。治痧症因于食积者。用法用量:先用小山楂30克,煎汤代水,以此煎药,去滓,稍温服。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阅读全文]
摘要: 夏枯草煲猪肉处方:夏枯草20克 瘦猪肉50克制法:将夏枯草、瘦猪肉(切薄片),文火共煲汤。功能主治:清肝热,散郁结,降血压。适用于高血压;肺结核低热,久服亦有效。用法用量:每日服2次。吃肉,饮汤。摘录:[阅读全文]
摘要: 《外科正宗》卷二:夏枯草汤处方:夏枯草6克 当归9克 白术 茯苓 桔梗 陈皮 生地 柴胡 甘草 贝母 香附 白芍各3克 白芷 红花各0.9克功能主治:治瘰疬、马刀,不问已溃来溃,或已溃日久成漏,形体消瘦[阅读全文]
摘要: 夏枯草散处方:夏枯草30克 香附(童便浸)60克 甘草(炙)9克制法:研末为散。功能主治:清肝理气。治肝热气滞,目珠痛,至夜疼剧。用法用量:每服12克,茶清调,日三服,或加芽茶煎服。痛久血伤,加当归18[阅读全文]
摘要: 夏方凉血汤处方:生地15克,丹皮6克,赤芍6克,知母6克,黄芩6克,浮萍6克,蝉衣3克,竹叶6克,白蒺藜6克,炙僵蚕3克,忍冬藤9克,六一散6克(包)。功能主治:凉血消风。主血热生风。用法用量:水煎服,[阅读全文]
摘要: 夏天无片来源:为夏天无经加工制成的片。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黄色至棕褐色;味苦。炮制:取夏天无250g,粉碎成细粉备用;另取夏天无350g,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阅读全文]
摘要: 哮吼灵秘丹处方:胆南星60克 大半夏60克(用白矾15克、牙皂1.5克,同煅—夜,不见白星)赤茯苓(去皮)60克 苦葶苈60克 大贝母60克 沉香30克 青礞石(消煅)15克 天竺黄6克 珍珠9克(豆腐[阅读全文]
摘要: 哮吼丸处方:杏仁9克 马兜铃9克 蝉衣6克 桑皮7.5克 白果肉7.5克 白矾15克 白信0.9克制法:上药为末,红枣肉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哮吼。用法用量:食后用冷茶送下,男7丸,女6丸。服后立[阅读全文]
摘要: 响圣破笛丸别名:响声破笛丸(《古今医统》卷四十六引《医林集要》)。处方:连翘 桔梗 甘草各75克 薄荷120克 诃子肉(炒)砂仁 大黄各30克 川芎45克 百药煎60克制法:上为细末,鸡子清和为丸,如弹[阅读全文]
摘要: 《证治准绳·女科》卷一:先期汤处方:生地黄 川当归 白芍药各6克 黄柏 知母各3克 条芩 黄连 川芎 阿胶(炒)各2.4克 艾叶 香附 炙甘草各2.1克功能主治:治经水先期。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阅读全文]
摘要: 先期丸处方:枇杷叶500克(蜜炙)白芍药250克(酒浸,切片,半生半炒)怀生地黄180克(酒洗)怀熟地黄120克 青蒿子150克(童便浸)五味子120克(蜜蒸)生甘草(去皮)30克 山茱萸肉120克 黄[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