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行军散别名:武侯行军散(《感证辑要》卷四)。处方:西牛黄 当门子 真珠 梅片 硼砂各3克 明雄黄(飞净)24克 火消0.9克 金箔20页制法:上八味,各研极细如扮,再合研匀,瓷瓶密收,以蜡封之。功能主治[阅读全文]
摘要: 血风汤处方:秦艽 羌活 防风 白芷 川芎 芍药 当归 地黄 白术 茯苓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产后诸风。手足痿软无力,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舌淡苔白润,脉细。用法用量:[阅读全文]
摘要: 血郁汤处方:香附(童便制)6克 牡丹皮 赤曲 川通草 穿山甲 降真香 苏木 山楂肉 大麦芽(炒,研)各3克 红花2.1克功能主治:治七情郁结,盛怒叫呼,或起居失宜,或闪挫跌扑,致瘀血内停,身有痛处如针刺[阅读全文]
摘要: 血腑逐瘀汤加减处方:生地9克,枳壳9克,当归9克,赤芍9克,川芎9克,桔梗6克,柴胡6克,甘草6克,桃仁6克,红花6克,怀牛膝20克,丝瓜络20克,路路通10克,石菖蒲15克。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络开[阅读全文]
摘要: 血脂宁丸处方:决明子、山楂、荷叶、制何首乌、白糖性状:为棕褐色的大蜜丸;味甜、酸。炮制: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70~90g制成大蜜丸,即得。功能主治:降低血脂,软化血管。[阅读全文]
摘要: 血竭膏处方:血竭30克 当归60克 紫草9克 轻粉3克 三七粉3克 黄蜡60克 麻油250毫升制法:将当归、紫草入油浸一天,炸枯,去滓滤净,入血竭、轻粉煎熬五分钟,入三七粉、黄蜡,黄蜡熔化后收膏。功能主[阅读全文]
摘要: 血竭瓜蒌汤处方:血竭1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青皮15克,公英15克,丹参15克,瓜蒌50克,金银花25克,柴胡10克。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热散结。主气滞血瘀,乳汁结聚,蕴而成毒热。用法用量:水[阅读全文]
摘要: 《博济方》卷五:血竭散处方:青州枣20个(烧为灰)干地黄15克(别杵为末)血竭(炒)7.5克制法:上三味,细研如粉。功能主治:治瘰疬已破,脓水不止者。用法用量:以津唾调贴疮上。摘录:《博济方》卷五《卫生[阅读全文]
摘要: 《医林改错》卷上:血府逐瘀汤处方:当归 生地各9克 桃仁12克 红花9克 枳壳 赤芍各6克 柴胡3克 甘草3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10克药理作用:1.29,对微循环作用的观察表明,消化道给[阅读全文]
摘要: 血康口服液来源:为肿节风浸膏粉制成的口服液。性状: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味苦、涩、微甜。炮制:取肿节风浸膏粉,加水,加热煮沸溶解,浓缩,冷后加乙醇至含醇量达70%,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水适[阅读全文]
摘要: 《圣济总录》卷七十:血余散处方:乱发灰3克 人中白15克 麝香1.5克制法:上三味,同细研匀。功能主治:治鼻衄久不止。用法用量:每用0.2克,吹入鼻中。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普济方》卷三十八:血余散[阅读全文]
摘要: 虚风丸处方:天蓼木 吴白芷 白鲜皮 白茯苓(去黑皮)川芎 独活(去芦头)防风(去芦头)天南星(酒浸,切片,酒煮)天麻(酒煮)乌蛇(酒浸,去皮、骨)全蝎(微炒)人参(去芦头)麻黄(去根、节,炒)甘草(锉,[阅读全文]
摘要: 虚脾丸处方:干姜 附子 桂 厚朴 丁香各75克 白茯苓 肉豆蔻 诃子皮各6克 白术7.5克制法:上为细末,枣肉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脾止泻。治脾虚泄泻。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摘录:[阅读全文]
摘要: 虚热煎处方:当归30克 川芎6克 黄耆15克 炮姜1.5克功能主治:治产后血虚发热。用法用量:水煎,入童便75毫升,和匀服之,立止。摘录:《仙帖集》卷三......[阅读全文]
摘要: 薪加香薷饮处方:香薷6克 银花9克 鲜扁豆花9克 厚朴6克 连翘6克功能主治:祛暑清热,化湿解毒。治暑温初起,夏感寒邪,恶寒发热,身重酸痛,面赤口渴,胸闷不舒,汗不出,舌苔白腻,脉浮而数者。用法用量:水[阅读全文]
摘要: 薤白膏处方:薤白(细切)30克 生地黄(拍碎)90克 栀子仁30克 杏仁(去皮、尖)30克 胡粉90克 白芷30克 酥60克 羊肾躯脂(炼成者)600毫升制法:上药八味,除酥、脂外,细锉。先以酥、脂微火[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