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香芷汤处方:香附6克 白芷1.8克 当归4.5克 川芎2.4克 防风3克 桑叶3克 菊花6克 蝉衣3克 蔓荆子4.5克 桔梗3克 黑芝麻9克功能主治:治肌表不固,太阳受风,巅顶作痛,鼻窍微塞,时流清涕。[阅读全文]
摘要: 香苏平胃散处方:陈皮(去白)厚朴(姜汁炒,锉)苍术(米泔水浸二日,焙干,炒)甘草(锉,炒)藿香 紫苏功能主治:治湿气呕吐。胸前满闷,头重身重,面目浮肿,呕恶而吐,口不渴,吐多痰涎,身热脉浮。用法用量:水[阅读全文]
摘要: 香芎汤别名:香芎散(《御药院方》卷九)。处方:芎藭 羌活(去芦头)细辛(去苗、叶)防风(去叉)莽草 郁李仁(去皮,研)各15克制法:上六味,捣为粗末。功能主治:治风壅齿痛不可忍,或牙齿动摇,并口内生疮者[阅读全文]
摘要: 《传信适用方》卷一:香芎散处方:香附子(炒,去皮)180克 川芎 香白芷 甘草(炙)各60克 藿香叶120克 石膏(研如粉)90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伤寒伤风,鼻塞头痛,及时行瘟疫。用法用量:每[阅读全文]
摘要: 《外台秘要》卷二十二引《小品方》:香膏处方:白芷 当归 芎藭 细辛 辛夷 通草 桂心 熏草各22.5克功能主治:治鼻中窒塞。用法用量:上八味,哎咀,苦酒渍一宿,以猪膏14克,煎至白芷色黄成膏,滤去滓。取[阅读全文]
摘要: 香肉丸处方:木香 肉豆蔻等分(并裹面煨,令面焦为度)功能主治:治小儿吐泻不定,兼见咳嗽癔。用法用量:上药研末,糊为丸,小豆大,白汤送下。若研末,水煎亦可;咳嗽者热服。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五......[阅读全文]
摘要: 香砂藕粉糊处方:砂仁2~3克 木香1~2克 藕粉30~50克白糖适量制法:将砂仁同木香一同放入碾槽内,研为细末,每次取1/5~1/3的药末,同藕粉及白糖一起放入碗内和匀,用刚煎沸的开水冲泡,搅拌成糊状即[阅读全文]
摘要: 香砂糖处方:香橼10~15克 砂仁5~10克 白砂糖200~300克制法:把香橼同砂仁一起放入碾槽内,研成细粉末;把白糖放入铝锅中,加水适量,以小火慢慢煎熬至稠厚时,加入香橼、砂仁粉,一边搅拌调和均匀,[阅读全文]
摘要: 香砂理中汤处方:干姜(炮)白术(炒)甘草(炙)人参 木香 砂仁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寒气滞,肠鸣泄泻,腹痛喜温喜按,或见呕吐,胸膈满闷,腹中雷鸣。用法用量: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温服。摘录:《[阅读全文]
摘要: 香砂平胃散处方:苍术(米泔水浸,炒)陈皮 厚朴(姜炒)甘草(炙)缩砂(研)香附(醋炒)南山楂 神曲(炒)麦芽(炒)枳壳(麸炒)白芍(炒)功能主治:治伤食腹痛。用法用量:药引用生姜,水煎服。摘录:《医宗金[阅读全文]
摘要: 《中国药典》:香砂枳术丸处方:木香150g 枳实(麸炒)150g 砂仁150g 白术(麸炒)150g性状:为黄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略辛。炮制: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阅读全文]
摘要: 香砂宽中汤处方:木香(临服时磨水入药15~20毫升)白术 陈皮 香附各4.5克 白豆蔻(去壳)砂仁 青皮 槟榔 半夏曲 茯苓各3克 厚朴(姜制)4克 甘草0.9克功能主治:治气滞胸痞,反胃噎塞,或胃寒作[阅读全文]
摘要: 香砂养胃丸处方:木香210g 砂仁210g 白术300g 陈皮300g 茯苓300g 半夏(制)300g 香附(醋制)210g 枳实(炒)210g 豆蔻(去壳)210g 厚朴(姜制)210g 广藿香21[阅读全文]
摘要: 《古今名医方论》卷一:香砂六君子汤处方:人参3克 白术6克 茯苓6克 甘草2克 陈皮2,5克 半夏3克 砂仁2.5克 木香2克功能主治:益气补中,化痰降逆。治脾胃气虚,痰饮内生,呕吐痞闷,不思饮食,消瘦[阅读全文]
摘要: 香砂六君子丸别名:香砂六君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处方:广木香24克 西砂仁24克 炒党参60克 炒白术60克 茯苓60克 炙甘草30克 炒广皮30克 制半夏60克制法:共研细末,每料用生姜、[阅读全文]
摘要: 《中国药典》:香砂六君丸处方:木香70g 砂仁80g 党参100g 白术(炒)200g 茯苓200g 炙甘草70g 陈皮80g 半夏(制)100g性状:为黄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甜、辛。炮制:上八味,[阅读全文]
摘要: 香甘散处方:香附 甘草各30克制法: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肝气郁结,心烦善怒,脉象弦濡。用法用量:每服9克,白汤调下。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六......[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