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玉肌散处方:绿豆500克 滑石 白芷 白附子各6克制法: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一切风湿雀斑、酒刺、白屑风、皮肤作痒者。用法用量:每用30克,早晚洗面时,汤调洗患处。摘录:《外科正宗》卷四......[阅读全文]
摘要: 《伤科补要》卷三:玉红膏处方:紫草60克 当归60克 生地120克 象皮60克 乳香60克 没药30克 甘草15克 合欢皮60克功能主治:止痛生肌。治一切疮口。用法用量:上药用麻油750毫升,煎枯去滓,[阅读全文]
摘要: 玉米须炖猪肉处方:玉米须30克 猪瘦肉120克 精盐 味精适量制法:将玉米须洗净,猪瘦肉切成薄片,一起放入陶瓷罐内,加水500克,上蒸笼蒸,至猪肉熟透,加精盐、味精即成。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清血热,治崩[阅读全文]
摘要: 玉米粉粥处方:玉米粉 粳米各适量制法:将玉米粉加适量冷水调和,将粳米粥煮沸后入玉米粉同煮为粥。功能主治:降脂,降压。对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及血液循环障碍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高脂血症病人常服也有效。用[阅读全文]
摘要: 玉竹饮子处方:萎蕤(一名玉竹)9克 茯苓6克 甘草3克 桔梗3克 橘皮3克 紫菀6克 川贝母(去心,研)9克 生姜(同橘皮蜜煎)12克功能主治:治痰水痰涎涌盛,咳逆喘满。用法用量:上八味,长流水煎,入熟[阅读全文]
摘要: 玉竹钩藤汤处方:丹参12克,玉竹12克,女贞子12克,生牡蛎12克,钩藤12克,竹茹12克,白芍15克,麦冬9克,茯神9克,柏子仁9克,知母9克,远志6克,石菖蒲6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滋阴潜阳,开窍[阅读全文]
摘要: 玉竹粥处方:玉竹15~20克(鲜品用30~60克)粳米100克 冰糖少许制法:先将新鲜肥玉竹洗净,去掉根须,切碎煎取浓汁后去渣,或用干玉竹煎汤去渣,入粳米,加水适量煮为稀粥,粥成后放入冰糖,稍煮一二沸即[阅读全文]
摘要: 玉竹猪心处方:玉竹50克 猪心500克 生姜 葱 花椒 食盐 白糖 味精 香油适量制法:1.将玉竹洗净,切成节,用水稍润,煎熬2次,收取药液1000克。2.将猪心破开,洗净血水,与药液、生姜、葱、花椒同[阅读全文]
摘要: 《中国药典》:玉真散处方:生白附子600g 防风50g 白芷50g 生天南星50g 天麻50g 羌活50g性状:本品为黄白色至淡黄色的粉末;气香,味麻辣。炮制: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功能[阅读全文]
摘要: 玉真汤处方:阿魏(面裹.煨)、茴香(拣净.炒),各三斤;檀香一斤半,胡椒九两,干姜(炮)一斤半,杏仁(去皮.尖.麸炒.别捣)三斤十二两,白粳米(炒)一斗六升,白面(炒)六两,甘草(炒)十两,盐(炒)二十[阅读全文]
摘要: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玉真丸处方:龙骨(捣罗,水飞三遍,重研令细,去水干,入熟绢袋盛,缝合,置米下,炊一遍了,干后重研细)菟丝子(酒浸一宿,酒煮一宿,令烂,去酒捣烂,焙干为末)各250克 鹿茸180克([阅读全文]
摘要: 玉盘散处方:白牵牛 甘松、香附 天花粉各30克 藁本 白蔹 白芷 白附子 宫粉 白及 大黄各15克功能主治:治雀斑,粉刺。用法用量:用肥皂500克捶烂,同药和匀。每日擦面,有效。摘录:《疡医大全》卷十二[阅读全文]
摘要: 玉益酒处方:蜜炙黄芪250g 生炒白术各100g 熟地黄250g 枸杞子250g 玉竹250g 白酒1500ml炮制:1.将所有药材洗净后研细碎,装入纱布袋中;2.与白酒一起放入砂锅内,上火煎煮40分钟[阅读全文]
摘要: 玉烛散处方:当归 川芎 熟地 白芍 大黄 芒消 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养血清热,泻积通便。治血虚发热,大便秘结;或妇女经候不通,腹胀作痛;或产后恶露不尽,脐腹疼痛;或胃热消渴,善食渐瘦;或背疮初发。用法用[阅读全文]
摘要: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玉液汤处方:天南星(炮)半夏(汤洗七遍,去滑)各30克制法:上二味,粗捣筛。功能主治:去痰涎,利胸膈。治咳嗽。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5片,同煎至100毫升,去滓[阅读全文]
摘要: 玉液煎处方:石膏15克 生地15克 石斛9克 麦冬6克 玉竹12克 葛根6克 桔梗3克 薄荷3克 白茅根24克 甘蔗汁100毫升功能主治:清胃凉血,养阴生津。治胃火炽盛,烦渴引饮,牙龈腐烂;或牙宜出血,[阅读全文]
摘要: 玉液散处方:瓜萎根 知母 贝母(去心,炒)各30克 甘草(炙)15克 人参15克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治久近喘嗽,口干作渴。用法用量:每服6克,先熔下黄蜡6克,同入米饮调下,食后服。摘录:《世医得效方[阅读全文]
摘要: 玉液圆处方:寒水石(烧令赤.出大毒.水飞过)三十两,白矾(枯过.研细)、半夏(汤洗七次.为细末),各十两。炮制:上合研,以白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风壅,化痰涎,利咽膈、清头目,除咳嗽,止烦热[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