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益志汤别名:益智汤(《证治准绳·类方》卷六)。处方:鹿茸(酥涂炙,去毛)巴戟(去心)熟干地黄(酒浸)枸杞子 苁蓉(酒浸)牛膝(酒浸)附子(去皮、脐,炮)桂心(不焙)山茱萸 白芍药 防风(去叉)甘草(炙)[阅读全文]
摘要: 益心酮片来源:为山楂叶经提取总黄酮制成的片。性状: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黄色;气特异,味涩、微苦。炮制:取山楂叶,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以乙醇为溶剂,进行渗[阅读全文]
摘要: 益心定志汤处方:当归身10克,紫丹参12克,白檀香5克,细砂仁3克,酸枣仁6克,炙远志6克,北五味5克,玉桔梗6克,煅牡蛎12克。功能主治:和血通阳,补益心气,育养心神,宁神定志。主气阴两虚。(神经官能[阅读全文]
摘要: 益岁甲马来源:据历代口传,此方源出药农之手。药农常年奔波山岭之间,困乏劳顿,风餐露宿,常以药袋作床,久之发现某些药材经一夜躺卧之后,次日不感疲劳,周身通泰,遂细心集纳归类,演成方剂。王氏先祖收录此方,原[阅读全文]
摘要: 益寿比天膏处方:鹿茸 附子(去皮、脐)牛膝(去芦)虎胫骨(酥炙)蛇床子 菟丝子 川续断 远志肉 肉苁蓉 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杏仁 生地 熟地 官桂 川楝子(去核)山茱萸(去核)巴戟(去心)破故纸[阅读全文]
摘要: 益元汤处方:熟附 甘草 干姜 人参 五味 麦门冬 黄连 知母 葱 艾功能主治:回阳救逆,益气生脉。治戴阳证。面赤身热,不烦而躁,饮水不得入口,脉微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1片,大枣2枚,煎至[阅读全文]
摘要: 《中国药典》:益元散处方:滑石600g 甘草100g 朱砂30g性状:本品为浅粉红色的粉末,手捻有润滑感;味甜。炮制:以上三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滑石、甘草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阅读全文]
摘要: 益元固真汤处方:人参 白茯苓 莲蕊 巴戟 升麻 益智仁 黄柏(酒炒)各6克 山药 泽泻各4.5克 甘草梢6克功能主治:益气固精,泻火利水。治纵欲强留不泄,淫精渗下而作淋者。用法用量:上锉一剂。水煎,空腹[阅读全文]
摘要: 益儿饼处方:水红花子 使君子(去亮)山楂肉各15克 白术(去芦)12克 槟榔4.5克 木香3克 神曲(炒)7.5克功能主治:化滞消癖。治小儿癖疾。用法用量:上药研末,入黄蜡、面,水和作煎饼吃。摘录:《万[阅读全文]
摘要: 益儿丸处方:神曲(炒黄)白芜荑(去扇,炒)各30克 宣连(去须)60克 陈皮 木香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猪胆汁和药末成剂,再入胆内系定口,以浆水煮数沸,取汁和丸,绿豆大。功能主治:清热泪积,理气杀虫,[阅读全文]
摘要: 益中活血汤处方:黄芪30克,肉桂8克,吴萸10克,丹参15克,乳没各8克,生蒲黄13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川芎12克,乌药10克。功能主治:补气温中,活血散瘀,消肿生肌。主脾胃虚寒,气滞血瘀。用法[阅读全文]
摘要: 疫疠解毒清心汤处方:生石膏200克,犀角10克,黄连10克,黄芩15克,玄参50克,生地50克,知母15克,丹皮15克,焦栀子15克,生绿豆100克,鲜菖蒲15克,白茅根100克。功能主治:清营透热,清[阅读全文]
摘要: 玉龙膏处方:瓜蒌(大者一个.去皮),黄蜡一两半,白芷(净拣)半两,麻油(清真者)六两,麝香(研)一钱,松脂(研)一钱半,零香、藿香,各一两;杏仁(去皮.尖)、升麻黄蓍、赤芍药、白芨、白蔹、甘草(净拣),[阅读全文]
摘要: 玉黄膏处方:当归30克 白芷9克 姜黄90克 甘草30克 轻粉6克 冰片6克 蜂白蜡90~125克制法:先将前四种药浸泡麻油内三天,然后炉火上熬至枯黄,离火去滓,加入轻扮、冰片(均预先研末),最后加蜂白[阅读全文]
摘要: 玉露饮处方:人参3克,茯苓10克,甘草3克,芍药6克,川芎3克,当归6克,枳壳6克,桔梗4.5克。功能主治:补气活血,通络下乳。主气血虚弱。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慈幼新书》卷一.[阅读全文]
摘要: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玉露散别名:甘露饮(《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玉露饮(《活幼新书》卷下)。处方:寒水石 石膏各15克 甘草(生)3克制法:上同为细末。功能主治:清热除烦,和中止泻。治小儿伤热吐泻;中[阅读全文]
摘要: 玉霜圆处方:天雄十两(长大者,以酒浸七日了,掘一地坑,以半称炭火烧坑通赤,速去炭火令净,以醋二升泼于地坑内候干,乘热便投天雄在内,以盆合土拥之,经宿取出,去皮、脐)。磁石(醋淬七次.更多为妙)、朱砂(飞[阅读全文]
摘要: 玉锁丹处方:鸡头肉末 莲花蕊末 龙骨(别研)乌梅肉(焙干取末)各3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煮山药糊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治梦遗漏精。用法用量:每服1粒,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摘录:《杨氏家藏方》[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