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三物备急丸别名:大黄备急丸(《医学人门》卷七)处方:大黄30克 干姜30克 巴豆30克(去皮、心,熬,外研如脂)制法:上药各须精新,先将大黄、干美研末,再研巴豆,与上末和匀共捣为散;或炼蜜为丸,瓷器密贮[阅读全文:]
摘要: 三物浴汤处方:山牡丹(枯叶)1千克 鹿梨根1千克 生姜500克制法:上药嚼咀。功能主治:治遍身疮疥瘙痒。用法用量:以水50升,煮三五沸,浴之。久患疮疥者,不过三五次浴取效。初用药时,亦未知觉,浴至三五次[阅读全文:]
摘要: 三物白散配方组成:桔梗三分(9克);巴豆去皮尖,熬黑,研如脂,一分(3克);贝母三分(9克)。用法用量:上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与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赢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阅读全文:]
摘要: 三物茵陈蒿汤处方:茵陈蒿9克 桅子 9克 石膏30克功能主治:治黄疸,身目皆黄。用法用量:上药先用水800毫升煎前二味,煮取400毫升。去滓取汁;再将石膏以猛火烧令正赤,投药汁中,沸定取清汁,分两次服。[阅读全文:]
摘要: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三物黄芩汤处方:黄芩 苦参各6克 干地黄12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养血滋阴。治产后血亏阴虚,风邪人里化热,四肢烦热,头不痛者。用法用量:上药嚼咀,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阅读全文:]
摘要: 三枯髅酒处方:天枯髅(即水馒头,收二三年者佳)地枯髅(即白烂田螺壳)水枯髅(即莲蓬壳,久者为佳)制法:上烧灰存性,研末。功能主治:治便红。用法用量:窖小油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三十七......[阅读全文:]
摘要: 三柴胡饮处方:柴胡6~9克 芍药4.5克 炙甘草3克陈皮3克 生姜3~5片 当归6克(溏泄者,易以熟地)功能主治:治亲禀阴分不足,或肝经血少而偶感风寒者;或感邪不深,可兼补而散者;或病后、产后感冒,宜用[阅读全文:]
摘要: 《博济方》卷二:三棱丸处方:荆三棱9O克(擘破,以好醋600毫升,用文武火煮。令尽为度,勿放铁器中)枳壳(去瓤,麸微炒)30克 木香30克 青皮30克 槟榔30克 官桂(去皮)30克 甘草60克(炮)制[阅读全文:]
摘要: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棱散处方:蓬莪术(煨)、益智仁、京三棱(煨.切)、青皮(去白),各二两;白茯苓(焙)四两,甘草三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酒食所伤,胸膈不快,腹胁胀满,呕吐酸水,翻胃脾[阅读全文:]
摘要: 三棱消积丸处方:京三棱(炮)广茂(炒)炒曲各21克青橘皮 巴豆(和糯米或粳米炒黑焦,去米)茴香(炒)陈橘皮各15克 丁皮 益智各9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醋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伤生冷硬物,[阅读全文:]
摘要: 三棱煎处方:三棱 蓬术各120克 青皮 半夏(汤洗七次)麦蘖各90克制法:上药用好醋1.2升煮干,焙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妇人血症、血瘕、食积、痰滞。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醋汤送下[阅读全文:]
摘要: 三棱煎丸别名:消痞丸、化积丸(《活幼日议》卷十七)。处方:京三桂 蓬莪术(炮)各15克 芫花0.3克 鳖甲(去裙襕,米醋炙令焦)15克 淡豆豉6克 巴豆21粒(去壳)川当归15克 杏仁(去皮、尖,炒)0[阅读全文:]
摘要: 三棱煎圆处方:杏仁(汤浸.去皮.尖.麸炒黄色)、?,各一两。神僸(碎.炒)、麦蘖(炒),各三两。青皮(去白)、干漆(炒)、萝卜子(微炒),各二两。三棱(生.细.捣.罗为末.以酒三升,石器内熬成膏)八两。[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