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伤寒论》:桃核承气汤别名:桃仁承气汤(《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伤寒括要》)。处方:桃核50个(去皮、尖)桂枝6克(去皮)大黄12克 甘草6克(炙)芒消6克功能主治:破血下瘀。治瘀热蓄于下焦,少腹急结,[阅读全文:]
摘要: 桃红四物汤组成:白芍、川当归、熟地黄、川芎、桃仁各三钱(各9克),红花二钱(6克)。用法:水煎服,每曰2次。功效: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主治:血虚兼血瘀证,症见妇女经期超前,血多有块,色紫稠黏,腹痛,舌淡[阅读全文:]
摘要: 桃红消瘀汤处方:丹参9克 土牛膝 归尾各6克 桃仁 红花各3克 乳香6克 蕺莱9克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治产后数日,恶霹断续而下,并有浊带样分泌物,忽然少腹作痛,痛时不能重压,尿频便结,舌淡苔薄,脉弦实。[阅读全文:]
摘要: 《类证治裁》卷五:桃红饮处方:桃仁 红花 川芎 当归尾 威灵仙功能主治:化瘀通痹。治痹证,败血入络。用法用量:煎好,加麝香少许冲服。摘录:《类证治裁》卷五清·《类证治裁》:桃红饮组成:桃仁、红花、当归尾[阅读全文:]
摘要: 桃花丸处方:赤石脂 干姜各300克制法:上药二味,研为细末,蜜丸,如豌豆大。功能主治:温中祛寒,涩肠固下。治肠胃虚弱,寒气内侵,脐腹搅痛,下痢纯白,肠滑不禁,日夜无度。用法用量:每服10丸,一日三服,加[阅读全文:]
摘要: 桃花丹处方:大黄90克(醋煮)代赭石90克(醋煅)桃仁90克(炒黑)制法:为末,薄荷汁捣丸。功能主治:治产后血瘀,胸腹胀满,噎食不下,脉洪涩大者。用法用量:每次9克,用沸汤送下。备注:产后血瘀肝霄,不能[阅读全文:]
摘要: 桃花化浊汤处方:桃仁6克 红花L5克 牛膝6克 延胡索3克 归尾4.5克 赤芍3克 丹参6克 茵陈9克 泽泻4.5克 车前6克 降香1.5克 血余炭1根功能主治:治女劳疸,血瘀不行,积于膀胱少腹,膀胱急[阅读全文:]
摘要: 桃花圆处方:赤石脂、干姜(炮),各等分。炮制:上为末,水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肠胃虚弱,冷气乘之,脐腹搅痛,下痢纯白,或冷热相搏,赤白相杂,肠滑不禁,日夜无度。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温米饮送[阅读全文:]
摘要: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桃花散处方:桃花30克 葵子30克 滑石30克 槟榔30克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利水通便。治产后大小便秘涩。用法用量:空腹时以葱白汤调下6克。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阅读全文:]
摘要: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桃花汤处方:干姜(三钱.炮) 赤石脂(七钱)功能主治:治伤寒下痢脓血。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糯米一撮,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摘录: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伤寒论》:桃花汤处方[阅读全文:]
摘要: 桃仁四物汤处方:归尾 川芎 赤芍 丹皮 香附 元胡各3克 红花1.5克 桃仁25粒 生地1.5克功能主治:治经水将行,腰胀腹痛,由于气滞血实者。用法用量:水煎服。瘦人有火,加黄苓、黄连;肥人多痰,加枳壳[阅读全文:]
摘要: 桃仁当归汤处方:桃仁 当归 丹皮 郁金 泽兰叶 楂肉 红花 山栀 赤曲 赤芍药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治血滞腹痛,饮水作呃,遇夜更痛,痛于一处,定而不移,脉芤涩。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四..[阅读全文:]
摘要: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桃仁承气汤处方:桃仁(一钱) 甘草(一钱) 芒硝(二钱) 大黄(四钱)功能主治:治伤寒蓄血,热结膀胱,其人如狂,但小腹结血,下者愈。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前服。[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