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是以子宫内膜为靶抗原并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的自身抗体。有报道表明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育妇女血中抗子宫内膜抗体的阳性率比正常对照有显著性增高,其中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血清中,EMAb[阅读全文]
摘要: 产科阔韧带血肿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它可发生于产时或产后。其肿块小时无症状,较大时也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切口端的组织缝合不严所致,切口边缘一定要缝合到距切口1cm以上,最好单独打结,止血不彻底是造成血肿[阅读全文]
摘要: 两次正常量的月经期之间的少量出血,又称为中期出血、或是经间出血、或是排卵期出血。1.性激素分泌失调,使得排卵时激素水平波动较大而使出血明显。2.子宫内膜慢性炎症或卵巢表面炎性增厚,使得排卵时子宫内膜充血[阅读全文]
摘要: 经期缩短,是围绝经期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之一。妇女自生育旺盛的性成熟逐渐过渡到老年的一段时期,生理上亦随之产生一系列变化,有的妇女相应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症状,称之为围绝经期综合症。闭经 抑郁症 绝经绝经与抑郁[阅读全文]
摘要: 绝经后白带增多是指绝经妇女的白带分泌增多,超出正常水平。白带是女性阴道分泌物,正常女性的白带是一种无气味,微酸性的粘稠物,具有湿润阴道、排泄废物,抑制病原菌生长的作用,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健康妇女白带增多[阅读全文]
摘要: 过期流产,俗称胚胎停育,又称稽留流产或死胎不下。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在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如时间不足2月者,称胚胎发育终止或胚胎死亡。过去有的学者规定胚胎或胎儿在宫内死亡达2个月以上还未排出者称为过[阅读全文]
摘要: 曾有月经但后来停经的情况则称为继发性闭经。继发性闭经是指月经来潮后出现停经6个月以上者,或在月经稀发的妇女中停经达到3个正常的间隔周期者。继发性闭经最常见的导因是怀孕。有时哺乳的母亲不来月经。 1、全身[阅读全文]
摘要: 有月经。意味着卵巢功能正常,而卵巢功能正常与否又直接关系着妇女的健康。一旦卵巢功能衰竭,月经告别,就意味着即将步入老年。所以,许多绝经后妇女希望能激活自己那对已经资源枯竭的卵巢,于是市场上滋养卵巢、激活[阅读全文]
摘要: 经期提前月经提前,正常女性的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如果月经来潮周期总是提前7天以上,甚至1个月内两次来潮者,则称为月经先期,亦称月经提前或经早。如仅超前3-5天,且无其他明显症状,属正常范围。偶尔超前一[阅读全文]
摘要: 绝经后出血有很多原因,根据出血部位可以有很多种可能,女性不必太过惊慌,及时到医院检查,对症用药便可。绝经后出血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根据出血部位。又可以分为外阴、阴道。子宫,卵巢和输卵管性出血。本病的关[阅读全文]
摘要: 经期推迟即月经推迟,又称“月经稀发”、“月经错后”、“月经过期”等,是月经失调的一种常见类型。女性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提前或延后7天左右仍属正常范围,周期长短因人而异。但是如果超出7[阅读全文]
摘要: 小蕨萁,陆生小型蕨类植物。生于海拔2700-3500m的林下或路边岩石上,中国东北、华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地有分布。陆生小型蕨类植物,植株高20-40cm。根茎直立,密被红棕色卵形或阔披针形鳞片[阅读全文]
摘要: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根茎倾斜,顶端有红棕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草质,下面通常有灰白色粉粒;叶柄长10~20厘米,紫褐色,下部具淡褐色的鳞片;叶片矩圆状披针形,长20~30厘米。宽5~7厘[阅读全文]
摘要: 小虎耳草是虎耳草属、山羊臭亚属、山羊臭组、唐古拉亚组、繁缕叶系、贡嘎亚系多年生草本植物。模式标本采自西藏南部。多年生草本,丛生,高0.7-4.5厘米。茎被褐色卷曲腺柔毛,不分枝。基 生叶具柄,叶片卵状椭[阅读全文]
摘要: 小蜡树,中药名,别名水冬青、鱼腊、鱼腊树等,为木犀科植物小蜡(LigustrumsinenseLour.)的树皮及枝叶。小毒,味苦,性凉。分布于中国江苏、安徽、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阅读全文]
摘要: 假性宫缩,也叫迁延宫缩。其特点是出现的时间无规律,程度也时强时弱。临产前,由于子宫下段受胎头下降所致的牵拉刺激,假性宫缩的情况会越来越频繁。在妊娠36~38周,子宫肌层处于不敏感的状态,较少发生子宫收缩[阅读全文]
摘要: 小血光藤,为马钱科植物狭叶蓬莱葛(学名Gardneria angustifolia )的藤茎。具有安五脏,通九窍,除风湿,解寒热的功效。木质藤本,长达4米。枝条圆柱形,灰棕色;除花萼裂片边缘被睫毛和花冠[阅读全文]
摘要: 小血藤,原植物名铁箍散(Dchisandrapropinguavar.sinensis),为落叶性木质藤本植物,隶于木兰科五味子属。以根、藤茎及叶入药。落叶或半落叶木质藤本,长2-3m。根圆柱形,木质而[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