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香连圆处方:白石脂、龙骨、干姜(炮)、黄连(去须.微炒)、白矾(煅),各半两。炮制:上件药捣,罗为末,醋煮面糊和圆,如麻子大。功能主治:治小儿冷热不调,泄泻烦渴,米谷不化,腹痛肠鸣;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阅读全文:]
摘要: 《中国药典》:香连丸处方:黄连(吴茱萸制)800g 木香200g性状:为淡黄色至黄褐色的水丸;气微,味苦。炮制: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米醋8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功能主[阅读全文:]
摘要: 香连治中汤处方:广木香2.5克 潞党参6克(米炒)黑炮姜1克 炒广皮3克 小川连2克(醋炒)生冬术4.5克 清炙草1.5克 小青皮2克功能主治:清肝健脾,和中止泻。治肝旺脾虚,大便飧泄,肠鸣腹痛,欲泄而[阅读全文:]
摘要: 香连片处方:黄连(吴茱萸制)、木香性状: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黄褐色;气微,味苦。炮制:上二味,木香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水煎液滤过,浓缩至稠膏状,干燥,粉碎成细粉;黄连用70[阅读全文:]
摘要: 香醋饮处方:香醋30~50克 冷开水30~50克制法:把香醋对入等量冷开水,备用。功能主治:适用于小儿胆道蛔虫病。用法用量:根据患儿年龄大小,每次顿服香醋饮约30~50克。摘录:《民间方》......[阅读全文:]
摘要: 《中国药典》:香附丸处方:香附(醋制)300g 当归200g 川芎50g 白芍(炒)100g 熟地黄100g 白术(炒)100g 砂仁25g 陈皮50g 黄芩50g性状:为暗黄色至深褐色的水丸,气香,味[阅读全文:]
摘要: 香附丹处方:大香附(刮去皮)沉香各30克 槟榔 雄鼠粪(烧)蟾蜍(烧)各15克制法:捣罗为末,羊髓120克煮烂,和成膏,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治小儿牙齿不长。用法用量:麝香汤送下10粒。摘录:《幼幼新[阅读全文:]
摘要: 香薷圆处方:香薷(去土)、紫苏(茎叶.去粗梗)、干木瓜,各一两了。丁香、茯神(去木)、檀香、藿香叶、甘草(炙),各五钱。炮制:右为细末,炼蜜和圆,每两作三十圆。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伤暑伏热,躁渴瞀闷,[阅读全文:]
摘要: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薷散处方:白扁豆(微炒)、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熟),各半斤。香薷(去土)一斤。炮制:右粗末。功能主治:治脏腑泠热不调,饮食不节,或食腥、生冷过度,或起居不节,或路卧湿地,或当[阅读全文:]
摘要: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薷汤处方:白扁豆(炒)、茯神、厚朴(去粗皮.姜汁炒),各一两。香薷(去土)二两,甘草(炙)半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宽中和气,谓荣卫。治饮食不节,饥饱失时,或冷物过多,[阅读全文:]
摘要: 香薷缩脾饮处方:香薷(三钱) 缩砂(二钱) 草果仁(一钱半) 干葛(一钱半) 乌梅肉(二钱) 白扁豆(二钱) 炙甘草(二钱)功能主治:驱暑和中,除烦止渴。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阅读全文:]
摘要: 香薷饮处方:香薷10克 厚朴5克 白扁豆5克(或加白糖适量)制法:将香薷、厚朴剪碎,白扁豆炒黄捣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1小时。功能主治:解表清暑,健脾利湿。适用于夏季感冒,夹暑湿证。用法[阅读全文:]
摘要: 香藭散处方:香附子(去毛,炒)180克 藁本(去芦)120克 川劳(锉)橘皮(去白)各60克 甘草45克(炙)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发散表邪。治伤风感寒,头痛恶寒,胸脘痞闷,脉浮者。用法用量:每服9[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