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加减大橘皮煎丸处方:鹿茸(爁去毛,酥炙)2两,茯神(去木)2两,菟丝子(淘净,酒浸,研成饼)2两,大附子(炮,去皮脐)2两,山茱萸(去枝核),沉香(不见火),巴戟(去心),丁香(不见火),人参(去芦),[阅读全文:]
摘要: 《诚书》卷十三:加减大柴胡汤处方:黄芩5分,白芍药5分,枳实5分,厚朴5分,槟榔5分,柴胡5分,川芎5分。功能主治:寒热往来,两胁及胃口痛。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摘录:《诚书》卷十三《云歧子脉诀》卷[阅读全文:]
摘要: 《重订通俗伤寒论》:加减大承气汤处方:生川军 风化消 枳实各15克 煅礞石 皂荚各6克功能主治:治醇酒厚味,痰热内蕴,或天气极热,盛怒不释,致发狂证。用法用量:水煎,冲入猪胆汁、米醋各15毫升,调服西牛[阅读全文:]
摘要: 《普济方》卷三二三:加减大建中汤处方:芍药60克 当归 川芎 黄耆 桂各30克 甘草(炙)白术各22克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治妇人胎前产后一切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疗痛,往来寒热,自汗口渴。用法用量:每[阅读全文:]
摘要: 加减大安丸处方:陈皮(去白)、半夏、白茯苓、白术、枳实(炒)、桔梗各等分,苏子(炒)、甘草(炙)、莱菔子(炒)各减半。制法:上为末,姜汁煮神曲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伤乳喘嗽。用法用量:淡姜汤送下。[阅读全文:]
摘要: 《温病条辨》卷三:加减复脉汤处方:炙甘草18克 干地黄18克 生白芍18克 麦冬(不去心)15克 阿胶9克 麻仁9克功能主治:滋阴润燥。治温热病后期,阴液亏虚,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脉虚大。用法用量:用水[阅读全文:]
摘要: 加减塌气汤处方:荜拨、砂仁、青皮、陈皮、丁香、全蝎(炒)、莱菔子(炒)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腹胀。用法用量:厚朴汤送下。摘录:《幼科发挥》卷三......[阅读全文:]
摘要: 加减地黄汤方处方:熟地黄15克,丹皮12克,萸肉12克,山药9克,茯苓12克,泽泻9克,枸杞30克,菊花15克,赤芍15克,当归12克,丝瓜络25克,珍珠母50克。功能主治:滋补肝肾。主肝肾不足,目失涵[阅读全文:]
摘要: 李传课方:加减地黄汤处方:熟地12克,桑椹12克,黄精12克,枸杞12克,玉竹9克,女贞子9克,丹皮9克,丹参12克,红花6克,鸡血藤9克。功能主治: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主肝肾阴虚,脉络瘀滞。用法用量:[阅读全文:]
摘要: 加减地黄方处方:熟地4钱,山药2钱,山茱萸肉2钱,丹皮钱半,茯苓钱半,泽泻1钱,五味子1钱,柴胡1钱,芍药1钱,肉桂1钱。功能主治:疟疾。见寒来如冰,热来如烙,惟面赤如脂,渴欲饮水者。用法用量:以水3钟[阅读全文:]
摘要: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加减地黄丸处方:熟地 山药 山萸肉 丹皮 五味子 百药煎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治上消,阴亏津伤,舌赤裂,咽如烧,大渴引饮,夜间更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阅读全文:]
摘要: 加减地骨皮散处方:知母、柴胡、甘草(炙)、半夏、地骨皮、赤茯苓、白芍药、黄耆、石膏、黄芩、桔梗。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上消。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钞类编》引作“加减地骨皮饮”。摘录:《医学纲目》卷[阅读全文:]
摘要: 加减地芝丸处方:生地黄120克 天门冬(烘热,去心,另焙)枸杞子90克 甘菊60克 熟地黄120克 麦门冬(去心)山茱萸肉各90克 当归身60克 五味子30克制法:蜜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肾明目。[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