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益气养阴解毒汤处方:黄芪30克,太子参20克,黄精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生地20克,麦冬20克,天冬15克,旱莲草18克,女贞子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蒲公英30克,小蓟15克[阅读全文:]
摘要: 益气养阴通络汤处方:南沙参20克,北沙参20克,麦冬20克,五味子10克,桂枝10克,生地30克,丹参25克,川芎15克,益母草15克。功能主治: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主气阴两虚。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阅读全文:]
摘要: 益气安神汤处方:当归3.6克 黄连(姜汁炒)生地黄 麦门冬(去心)酸枣仁(炒)远志(去心)各3克 白茯苓(去皮、心)3.6克 人参 黄耆(蜜炒)胆星 淡竹叶各3克 甘草1.8克功能主治:益气养心,化痰安[阅读全文:]
摘要: 益智和中汤处方:肉桂0.3克 桂枝1.2克 牡丹皮 柴胡 葛根 益智仁 半夏各1.5克 当归身 炙甘草 黄耆 升麻各3克 白芍药4.5克 干姜少许制法:上药研为粗末。功能主治:温中祛寒,益气升阳。治脾胃[阅读全文:]
摘要: 益智散处方:川乌(炮.去皮.脐)四两,益智(去皮)二两,干姜(炮)半两,青皮(去白)三两。炮制:上为散。功能主治:治伤寒阴盛,心腹痞满,呕吐泄利,手足厥冷,及一切冷气奔冲,心、胁、脐、腹胀满绞痛。用法用[阅读全文:]
摘要: 益智汤处方:益智仁四斤半,京三棱(煨)一斤半,干姜(炮)三两,青皮、蓬莪、陈皮,各十二两;甘草(炒)十五斤,盐(炒)十六斤半。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一切冷气,呕逆恶心,脐腹胁肋,胀满刺痛,胸膈痞闷[阅读全文:]
摘要: 益智粥处方:益智仁30~50克 白茯苓30~50克 大米30~50克制法:先把益智仁同白茯苓烘干后,一并放入碾槽内研为细末;将大米淘净后煮成稀薄粥,待粥将熟时,每次调入药粉3~5克,稍煮即可;也可用米汤[阅读全文:]
摘要: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三引《产乳》:益母丸别名:知母丸(《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处方:知母30克(洗,焙)制法:上药为细末,以枣肉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清热滋阴,益气生津。治妊娠内热,气阴两虚,烦躁[阅读全文:]
摘要: 益母汤处方:当归 川芎 白芍(酒炒)熟地(姜汁炒)条芩 陈皮 香附(醋炒)阿胶(蛤粉炒)各3克 益母草 白术(去芦)各4.5克 玄参 蒲黄(炒)甘草各1.2克功能主治:养血清火,理气调经。治妇人血崩属于[阅读全文:]
摘要: 益母膏别名:益母草膏(《赤水玄珠》卷二十)、还魂丹(《惠直堂经验方》)处方:益母草(端午日或小暑日俱可收采)制法:上药不限多少,连根、茎、叶洗净,用大石臼石杵捣烂,以布滤取浓汁,入砂锅内,文武火熬成膏,[阅读全文:]
摘要: 益母草口服液来源:为益母草经加工制成的口服液。性状:本品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炮制:取益母草50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阅读全文:]
摘要: 益母草汁粥处方:鲜益母草汁10克 鲜生地黄汁40克 鲜藕汁40克生姜汁2克 蜂蜜10克 粳米100克制法:先以粳米煮粥,待米熟时,加入上述诸药汁及蜂蜜,煮成稀粥即成。功能主治:滋阴,养血,调经,消淤,解[阅读全文:]
摘要: 益母草煮鸡蛋处方:益母草30克 鸡蛋2个制法:将上2味加水适量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即可。功能主治:补血调经。适用于月经先期有胸腹胀痛者。用法用量:月经前每日1次,连服数日,吃蛋饮汤。摘录:《民间[阅读全文:]